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地层剖面150ka B. P.以来存在25个由风成砂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和冲坡积砂土砾石层构成的沉积旋回。该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分析显示,湖相、黄土和古土壤中的Al2O3、Fe2O3+FeO、CaO、MgO、K2O、Na2O和TiO2含量基本上高于风成砂丘砂,而SiO2则呈相反变化,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应的25个元素变化旋回。剖面中各元素的这种分布和集散规律也与元素的富集系数和淋失系数波动一致。研究表明,该地暖湿气候作用下稳定性元素Al2O3、Fe2O3+FeO、TiO2和非稳定性元素CaO、MgO、Na2O、K2O都能相对富集,这反映出该地所处的特殊的洼地地貌位置的决定性因素。常量化学元素的综合分析表明,这种元素变化旋回是由巴丹吉林沙漠晚更新世以来的干寒多风与温湿至暖湿气候变化所致,其根本原因与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东亚冬夏季风的“拉锯式”摆动有关。 为了查明上述元素变化成因,本文还以查格勒布剖面不同时段常量元素分布的平均值与氧同位素诸阶段MIS1—MIS5进行了初步对比。结果显示:MIS1、MIS3和MIS5诸暖阶段,SiO2表现为低含量值,Al2O3、Fe2O3+FeO、CaO、MgO、K2O、Na2O、TiO2为高含量值:MIS2、MIS4冷阶段,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SiO2为高含量值,而Al2O3、Fe2O3+FeO等呈低含量值。因而认为,该剖面化学元素所揭示的150ka B. P.以来多旋回干湿冷暖气候环境及其变化,至少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是与过去全球冷暖变化的阶段存在着成因上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