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经济发展受到政府、广大新疆居民及在疆投资者的关注。在2013年10月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1],新疆是其沿线的省份城市,新疆经济的发展更是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众所周知,新疆经济从发展水平到发展程度的提高,不仅对新疆人民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在建设“一带一路”时,对其他省市的建设也有着相互助益的影响。因此,以客观的角度分析新疆经济发展的真是情况,对新疆当下的经济发展及未来的发展展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真实反映新疆近18年(2000-2017)的经济状况,系统、有效的探究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选取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是因为该指标是衡量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不同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不同造成的(Klenow&Rodriguze-Clare,1997;Hall&JonesJones,1999).文章首先是回顾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和应用该方法相关文献。在结合当前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对历年新疆全要素生产率计算,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为了更详细地探讨新疆经济发展的情况,进一步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1)在从经济运行现状了解新疆经济水平的大致情况的技术上基础上。在整体上,计算在2000-2017年份的全要素指数值,分析新疆在这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对新疆的15个地州(市)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模式做了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做分解,比较这些区域在不同时间段的情况。分析发现:15个地州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的演变模式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在增加,但增加速率很慢,其根源是技术效率的下降,进一步分析后表明,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都是处于增速缓慢状态,说明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新疆应逐渐完善效率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效率。(2)将新疆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情况与其他省份做对比,来客观分析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发现:在2000-2017年这一时期里,新疆的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这样的波动变化。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各个期间全要素生产率排名变动出现下降的情况,这里存在沿线的其他身份发展速度增加和新疆经济需多样化发展的情况。(3)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时,通过选取合适地指标数据建立VAR模型,做格兰杰因果关系解释是检验变量与因变量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做脉冲响应图,分析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再通过方差分解来分析各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贡献率大小程度,知道疆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发展除了30%受到自身决定以外,受到子系统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因素,经济便利性因素,对外因素,结构因素。本文立足于运用真实的经济数据,科学的方法模型对新疆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实证研究。通过科学有效的模型方法,来具体分析新疆现实经济情况,有利于认识新疆目前经济形势,保证当前新疆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上,寻找经济新的突破口,更好更快的发展新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