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务在迅速扩张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累积.近年来,许多国际大银行的倒闭、亏损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银行风险控制问题的极大关注.通过政府对银行的有效监管与银行对风险的自我控制相结合来控制、防范风险,是各国风险控制的重要途径.该文从银行监管与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近代金融机构—山西票号的风险控制经验,并重点对国际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演变、发展历程进行了必要的梳理.然后围绕这一中心,评价了各国银行监管思想以及内部控制思想的发展、变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银行监管和内部控制的理论问题,继而对发达国家控制风险的实践经验以及中国近些年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在找出中国银行监管与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策略.文章认为,中国银行风险控制处理机制相对比较单一,风险控制理念与风险控制手段也相对落后,需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培育内部控制文化;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健全商业银行内控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及有效的交流渠道;更新监管理念,转移金融监管重心;强化创新意识,完善银行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以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力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将竞争机制引入电力行业,促使电力生产经营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电能资源的有效配置
金融协调理论是孔祥毅教授于1998年提出的.该文在深刻理解协调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协调方法分为组织内协调、组织间协调和系统协调.计划协调和企业协调等属
该论文主要就与农业相关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按逻辑顺序由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中国财政介入农业领域的依据,包括介入的客观原因、在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