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与维生素金属络合物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iiiuu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对于它们的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核酸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与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癌变,突变等异常活动相关。核酸的定量测定是生物化学和其它生物学科中经常涉及的分析任务,也是许多生化药物分离提纯中质量检验及食品检验中常见的分析项目,而测定的结果为临床检验中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探针技术是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结构、功能、定性、定量的重要手段,对核酸探针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新的核酸探针及维生素的灵敏的分析方法,并探讨了维生素与核酸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发光机理。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介绍了研究核酸与药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综述了荧光和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测定中的分析应用和维生素类药物的荧光分析进展。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研究了核酸对Rutin-La<3+>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核酸的定量测定。研究发现,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核酸能明显增强Rutin-La<3+>的荧光强度,其增强程度与核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条件下,fsDNA和yR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10<-8>-1×10<-5>g/nL和1×10<-7>-9x10<-6>g/mL,检出限为8×10<-8>和5.4x10<-8>g/mL。该方法已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其结果令人满意。机理研究表明,Rutin-La<3+>通过静电引力和核酸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一个大的Rutin--La<3+>--核酸络合物。同时,核酸为Rutin--La<3+>体系提供良好的疏水环境,降低了Rutin-La<3+>和水分子之间的碰撞,减少了因碰撞而导致的能量损失,提高了荧光量子效率,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 论文的第三部分,研究了烟酸-Eu<3+>--核酸体系的散射光增强效应,并建立了测定核酸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Tds-HCI缓冲溶液中,核酸能明显增强烟酸-Eu<3+>体系的散射光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散射光增强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核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fsDNA的线性范围为7×10<-8>-1×10<-5>g/mL,检出限为2×10<-8>g/mL。该方法已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机理研究表明,核酸与烟酸-Eu<3+>之间是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的。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了叶酸-Eu<3+>体系的荧光特性,并用于叶酸的定量测定。机理研究表明,叶酸经氧化后,生成了喋呤-6-羧酸,它能与Eu<3+>生成络合物。当用光照射时,叶酸的氧化产物将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转移传递给Eu<3+>,从而发射Eu<3+>的特征荧光,由此建立了叶酸的灵敏测定方法。增强的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叶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叶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0<-8>-4x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1.2x10<-8>mol/L。该法已用于实际样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本论文的主要特点: 1.研究表明,核酸对稀土金属离子配合物Rutin-La<3+>的荧光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由此建立了测定核酸的荧光光度法,并已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机理研究认为核酸通过静电引力与Rutin-La<3+>形成了三元络合物,而核酸为Rutin-La<3+>体系提供了一个疏水环境,减少了与水分子碰撞而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了体系的荧光强度。 2.研究指出,核酸通过静电引力作用与烟酸一Eu<3+>体系结合成络合物,从而增强了烟酸-Eu<3+>体系的散射光强度。由此建立了测定核酸的光散射技术,并用于合成样品中核酸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的特点。 3.研究发现,叶酸被氧化后能与Fu<3+>生成络合物,并发射Eu<3+>的特征荧光。机理研究认为,叶酸氧化产物通过分子内能量转移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Eu<3+>,从而发射Eu<3+>的特征荧光。据此建立了灵敏的测定叶酸的荧光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中叶酸的测定。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基于黄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合成了三个系列共12个目标产物,包括两个重要中间体;其中有10个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的确认;同时我们还用MTT法测试了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三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得到了一些初步的构效关系。一.前言介绍了黄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同时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二.黄酮
由柔性链和刚棒嵌段组成的刚棒-线团分子,具有很强的自组装能力,能够自组装成各种有序的超分子结构。组装后的两亲性分子可以用来开发带有光、电、磁性等优良性质的功能性纳米
Ag纳米粒子因其在磁学、光伏和光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不同形貌、尺寸、功能的Ag纳米材料逐渐被科研工作者开发出来,其中三角形Ag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制备出高产且重复性好的三角形Ag纳米结构对于Ag纳米材料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者们一直希望,能够灵活有效地操纵纳米结构单元。近年来,自组装技术已经成为通过非共价键力构筑纳米或微米尺度上的有序结构的常用方法。为此
遥感图像分类对地面背景红外辐射特性仿真具有重要作用,提取的特征的性能直接影响分类精度。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结合ReliefF和mRMR算法的特征降维
百年化学电源,从伏打教授发明的伏打电堆起一路跋涉。无数的新材料研发改进,无数的技术创新应用,无数的化学工作者孜孜不倦等等,使得化学电源家族繁盛,日新月异。化学电源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本文即以镍元素(Ni)为主线,先后合成出了Ni(OH)_2、NiOOH和LiNiO_2以及其掺杂改进后的三类电池正极材料,并分别组装成镍氢电池、锌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改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很多方面都有潜在应用,例如可应用于可见和近红外激光,三维立体显示、红外探测、荧光防伪以及生物医疗诊断和温度传感器等领域。因此,近年来稀土掺杂不
能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化石能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但是目前煤炭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振动主动控制是消除干扰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手段之一。振动主动控制的前提是对频率在5kHz以上微振动信号进行准确测量。针对现有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测量高频微振动信号上
用热力学模型预测相图,是一种高效快捷省时省力的熔盐水合物相变储能材料设计的方法,模型预测能力强弱是这一方法成功的关键。在系统调研有关热力学模型文献的基础上,筛选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