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半岛之新罗与中国关系整体友好,彼此交往频繁。七世纪以后,新罗人中出现了一些往来于唐罗乃至东亚三国之间,谙熟两国,甚至三国语言文化的译语。他们活跃于当时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各个角落,是东亚通交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本论题通过对译语异称的分类考辨来阐述译语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释读了新罗译语的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分官方和民间两部分对新罗译语的来源、构成、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等内容。第二章通过对译语异称的分类考辨,阐述其概念,进而解读新罗译语的含义。译语概而言之,可分为外交领域内的译使和民间译语两类。其主要来源为官方配置、留学生、外国侨民等,他们是东亚通交的重要语言媒介。新罗译语作为东亚译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从狭义上来说,单指《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载的新罗侨民译语;从广义上来说其是指在东亚各个领域中活动的新罗籍译语。其类别、来源及社会作用完全符合东亚译语群体的一般特征。第三章主要以入唐宿卫的新罗质子及入唐求学的新罗留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构成与特点入手来阐述这一特殊历史人物群体在唐罗交往中充分利用自身对双方语言文化、政治思想及外交惯例的深刻理解,在唐罗通交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新罗译使主要是指唐罗外交领域的外交官员。其以新罗质子和留学生为主。他们充分发挥语言、人缘以及自身独有的双重身份优势,为唐与新罗间政治、军事、文化交流以及长期睦邻友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四章主要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载的新罗侨民译语为中心,从来源和作用两个方面对新罗侨民译语加以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这一特殊历史人物群体的特点。新罗侨民译语主要是活跃于东亚海上的新罗侨民。他们主要通过旅居唐、日,在与当地居民的长期接触中掌握多重语言。因此,与现代外国语学校培养的职业翻译不同,新罗侨民译语大多精通三国语言,且一专多能。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地缘和人缘优势,在东亚通交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该部分在总结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殊历史人物群体存在的历史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即他们的活动证明了新罗人对唐文化积极主动的吸收与传播是东亚唐文化圈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表明了新罗作为古代东亚三国的中间部位,是东亚汉字文化圈形成过程中带有连接性质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