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和宽应变工作范围的柔性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运动检测、个性医疗保健等领域。近年来,水凝胶基应变传感器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水凝胶是由缠结和交联的聚合物链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其网络结构易于设计合成,可实现良好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离子渗透性和高导电性能,水凝胶为基体制备的柔性传感器可以迅速响应由拉伸、弯曲、压缩甚至折叠引起的变形。本课题利用导电聚合物传导、离子传导和碳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和宽应变工作范围的柔性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运动检测、个性医疗保健等领域。近年来,水凝胶基应变传感器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水凝胶是由缠结和交联的聚合物链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其网络结构易于设计合成,可实现良好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离子渗透性和高导电性能,水凝胶为基体制备的柔性传感器可以迅速响应由拉伸、弯曲、压缩甚至折叠引起的变形。本课题利用导电聚合物传导、离子传导和碳基材料电子传导三种不同的导电策略制备了聚丙烯酰胺(PAM)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选用纳米纤维作为增韧材料,结合到聚合物水凝胶网络中,调节界面相互作用,这为设计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高敏感应变特性的水凝胶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SA/PAM)水凝胶为导电传感器基材,在AM单体交联前,加入一定量的细菌纤维素悬浮液(BC),倒模加热凝固成型后,将其浸泡在苯胺溶液中完成原位聚合,形成均匀的聚苯胺(PANI)导电网络,最后用PU膜等将其组装为BSP-PANI(BC/SA/PAM-PANI)水凝胶应变传感器。通过SEM、EDS表征各组分水凝胶的微观形貌,通过FTIR、TG、XPS表征其结构,利用断裂拉伸测试探究水凝胶体系中SA、BC、PANI各组分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流变性测试评估各组分水凝胶的粘弹性。结果表明PANI成功负载在BSP水凝胶网路中,形成均匀的PANI导电通路,水凝胶网络之间形成多重氢键。当BC/AM为1.50%时,BSP-PANI水凝胶力学性能最优,断裂强度达218 KPa,断裂伸长率为295%。BSP-PANI水凝胶应变传感器能瞬时响应1%~200%范围内的微小应变和较大应变,在承受200次加卸载循环后,表现出耐久稳定性,可成功监测人类活动。利用明胶/聚丙烯酰胺(Gelatin/PAM)水凝胶为导电传感器基材,选择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介导氧化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增韧材料,掺杂氯化钠(Na Cl)提供离子导电性,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制备了CGP-Na Cl(CNF/Gelatin/PAM-Na Cl)水凝胶应变传感器。SEM表明水凝胶均呈现多孔结构。EDS表征发现,Na Cl均匀分布在整个材料中。通过对各组分水凝胶样品进行断裂拉伸测试发现CGP-Na Cl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当CNF含量为0.6%时,样品应变增至1318%,应力为161 KPa,CNF的添加有效提高了水凝胶的韧性。在DSC测试中,当Na Cl浓度为2 M时,CGP-Na Cl水凝胶显示-45.6℃的冻结温度,证明了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CGP-Na Cl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电导率,高达5.86 S/m。组装而成的传感器可响应不同幅度和不同频率下的拉伸应变,表现出165 ms的快速响应时间,经过150次循环拉伸试验后,未发生明显的电信号退化,传感性能稳定。在纤维素纳米纤维/明胶/聚丙烯酰胺(CGP)水凝胶体系基础上,采用碳基导电材料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构建导电路径,最后在纯乙二醇(Eg)溶液中完成溶剂置换制备了CGPEg-c-MWCNTs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利用SEM、FTIR表征发现,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在CNF的协助下c-MWCNTs在水凝胶网络中分散良好,各组分材料良好结合。表征发现当CNF的添加量为0.8%,Eg浓度为100%时水凝胶展现出最优力学性能,水凝胶具备1000%以上的高度可拉伸性。CGPEg-c-MWCNTs水凝胶在本次DSC测试所能提供的最低扫描温度-80℃下,也未观察到明显的凝固峰,证明其具有极佳的抗冻特性。在保水性能方面,样品在20℃、50%湿度条件下放置10天后仍可以保持其初始重量的79%,同样环境下放置7天后,断裂应力仅减小了3.2%。CGPEg-cMWCNTs水凝胶组装而成的传感器,具备700%的宽应变窗口,灵敏系数为2.06,可响应不同拉伸频率,保存30天后仍能准确输出电信号,长期工作可靠性达400个加卸载周期。该水凝胶传感器还可应用于人体运动检测领域,为开发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设备提供了一种富有前景的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新冠疫情的反复出现,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监测已经成为当下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如今医疗资源的紧缺对社区和家庭用穿戴监测装备的研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移动式穿戴监测装备可实时监测人体脉搏、血压及睡眠等状况,为慢性病及并发症患者的预防和预警提供了重要的设备保障。作为穿戴式监测装备的核心,传感器是重要的体征信息采集部件,特别是压力传感器可识别人体各类动作,收集各类症状信息,对
稀土发光纤维是一种采用稀土发光材料作为发光中心制备而成的功能性绿色环保材料。因为其持久的自然发光特性,被广泛应用到服饰、航海、家具装饰等领域。稀土发光纤维的发光颜色取决于其内部发光材料的光色。稀土铝酸锶(SrAl2O4:Eu2+,Dy3+)及稀土硅酸镁锶(Sr2MgSi2O7:Eu2+,Dy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长余辉材料,物化性能稳定,充分激发后可以在黑暗条件下发出黄绿色和蓝色的光。光转换剂是一
当下,生活进入“快模式”,源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使人们身心俱疲,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队伍,将运动作为解压的主要方式,但紧跟其后的是各种因运动而产生的肌肉损伤。运动压力袜,是一种在运动过程中穿着且对人体施加一定压力的针织产品。然而,如今市售的运动压力袜均是根据统计的人体大数据尺寸,进行批量生产,造成顾客腿部尺寸与购买的压力袜在尺寸上不能完全贴合,消费者在选择适用的运动压力袜产品尺码时,存在一定购买盲区,
纺织品的质量对于纺织企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对于机织面料而言,其织物的外观质量检测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为止,我国织物疵点检测手段仍然依靠工人的肉眼检测完成,该检测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且存在检测效率低及结果一致性差的不足。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及织造生产流程自动化、连续化程度的提升,迫切需要开发代替人工检测的织物疵点自动检测技术。由于纱线特有的力学特征,其交织所形成的织物产品并不呈现理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慢性低度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予以常规饲料饲养,另12只60%高脂饲料饲养。饲养8周,确认高脂饲养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后(P<0.001),再根据体重和血糖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处理组,每组6只。高脂组继续
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电子纺织品产品化的需求增加,这就要求柔性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织物柔性电路由织物基底、导电材料和电子元件组成,柔性电路是实现智能可穿戴产品完全集成的关键一步,如何实现具有低功耗、高导电性、与织物完全契合的电路,使得电子纺织品走向真正的可穿戴产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柔性电路的制备多集中在以织物为基底的化学涂层上,通过导电化学物质在织物中实现电路的设计与制备,但是涂层与织
保形性是指织物经使用后保持外观形态不变的能力,是织物最基础的性能之一。现有检测保形性的标准方法缺乏客观性,准确性较低,且结果易受测试环境影响。对此,国内外研究人员陆续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力学模型构建等方法深入探索客观高效的保形性检测方法。目前,关于织物保形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如折皱回复性、悬垂性与硬挺度检测。但仍存在研究性能单一、缺少专用检测设备等问题,未能实现对保形性的全面、准确评价。所
防刺服能够保护人体免受锐器的穿刺威胁,不仅要具备出色的防刺性能,还应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和灵活性的需求。柔性防刺服的研发切合人民需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也是防刺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性能纤维织物/树脂柔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舒适柔软、可设计性强、易规模化生产等优势,是柔性防护服制备原料的绝佳选择。针织物独特的线圈结构能够“锁紧”刀具阻止刺入,在防御刀具刺伤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向针织物中衬入平行伸直的高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工业技术同样高速发展,衍生的技术产物释放出的甲醛气体使室内空气质量远超安全范围,危害人体健康。在去除甲醛的众多途径中,利用催化剂将甲醛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催化氧化法脱颖而出,但存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剂活性差的问题。因此,本课题针对空气净化领域,制备了钙钛矿系列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甲醛,并为粉末催化剂提供纳米纤维膜载体,提高催化剂的实用性。通过引入第二组分催化剂的方法,借助双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