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介导法,研究了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基因导入可生食的莴苣(Lactuca sativa)的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并期望获得转基因莴苣植株,为建立以莴苣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可溶解血栓的纳豆激酶,以治疗常见的血栓症。研究结果如下: (1)运用PCR扩增技术,从日本食品纳豆中分离克隆了长为844bp的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基因,该片段含有完全的NK编码序列825bp,分离出来的纳豆激酶基因与已发表的NK编码序列完全一致。 (2)将纳豆激酶基因与细胞核载体PBG、PB以及叶绿体表达载体PLCTB进行定向克隆,经PCR和酶切鉴定都获得了重组子,分别命名为PBG-NK、PB-NK、PLCTB-NK。其中PBG-NK含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PB-NK含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Ⅱ基因的损伤诱导型启动子PIⅡ,PLCTB-NK含有莴苣启动子与终止子,并在目的基因两侧设有叶绿体同源片段。 (3)转基因莴苣筛选压力浓度的确定,卡那霉素(Kanamycin)为100mg/L,壮观霉素(Sepctinomycin)为20mg/L时能有效的将转化和非转化植株筛选出来。 (4)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细胞核表达载体对莴苣的介导条件,确定最佳的农杆菌侵染浓度为菌体生长对数期的一半、侵染时间为5分钟、预培养时间为两天、共培养时间也为两天。 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溶血栓作用的纳乌山海基因导入太旦被林的研历 历) 细胞核载体阳G喇K、PB十K均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见导入高窟,细胞核转化获得了生长良好的抗性离它植株,经PCR 与PCR七outhern分析证实,纳亚激酶基因已整合到高定基因组中,其中,PBG-NK转化率高于叩一NK。 历) 叶绿体表达载体PLCTB十K采用了基因枪介导法将NK导入高售。由于时间有限,而且叶绿体转化植株生长较为缓慢,筛选周期比细胞核转化长,故实验停留在抗性小苗获得的结果,还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