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类型,在满足人们对创意生活和文化消费追求的同时为城市生活的改变带来了无限可能。我国城市更新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粗暴的改造方式和大量旧建筑、传统文脉遭受破坏之后,对旧城更新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对国外先进的城市更新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和借鉴,并在一些更新区域试验性地建设了一批由旧区遗存改造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热潮,此类园区的建设实践逐渐走向成熟。但是我国对于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停留在引介国外理论和实践上;同时国际上对于这类园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地理学科和建筑相关学科范围内,对于园区的景观层面和公共空间层面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是这类既受到城市更新的影响又影响着城市更新发展的园区,此类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对推动城市更新、延续城市文脉和记忆、提升城市景观风貌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本文创新性地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建设和城市更新问题联系起来,提出园区景观在满足园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应主动承担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窗口的责任,在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继承和传播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充分研究后,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了定义,从景观形态的层面切入,对园区提出了新的分类,并对园区景观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园区空间形态与文化内涵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充分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参考国内外优秀理论和实际案例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在城市更新这一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和程序内容,以及园区户外弹性空间和灰空间的设计要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广州TIT创意园的分析,实现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验证。文章力求为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营造实践提供合适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