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夹脊穴温针灸的方法为主,通过对比治疗组(温针灸)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差异,以观察临床应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同时为本方法的临床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和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择取符合本试验标准的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将其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以1:1的比例分配入治疗组(温针灸)和对照组(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常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取穴处方,即腰夹脊穴(双)、肾俞穴(双)、大肠俞穴(双)、环跳穴(患侧)、委中穴(患侧)、阳陵泉穴(患侧)、悬钟穴(患侧)、丘墟穴(患侧),得气后留针30min。而温针灸组,在上述对照组的取穴处方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双侧腰夹脊穴,同样总共留针30min后出针。以1周治疗3次,3次为1个疗程,总共3个疗程,主要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记录相应的目测疼痛类比评分及JOA下腰痛评分,探讨本法对此的改善程度。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1、3、25、1例,有效率呈现为96.67%;对照组中则为0、1、22、7例,有效率呈现为76.67%,经统计学验证,两者存在差异(P<0.05),认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以温针腰夹脊穴为主的治疗组和以常规针刺为主的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得出均能影响VAS评分结果,且其治疗前后差值经组间对比(P<0.05),认为治疗组对VAS评价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就JOA评价表积分而言,统计学结果均显示两组受试者的JOA总积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P<0.0001),证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于JOA总积分均有改善。在JOA中各分项评分中,两组受试者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其中温针组在腰痛、下肢痛或麻木、肌力、站立、洗漱、弯腰、长时间坐立、行走各分项中(P值均<0.05),即认为治疗组对以上分项的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更理想。而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睡觉翻身、持重物或上举各分项中(P值>0.05),提示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温针灸双侧腰夹脊穴治疗寒湿型腰突所致坐骨神经痛有较佳的疗效,同时对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等方面均有明显减轻,其总体疗效优越,证明温针疗法对于本病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