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期间的生活适应状况,及造成该状况之相关因素,以作为未来进一步有效协助台湾学生适应环境,促进身心健康,顺利完成学业之参考。研究采问卷调查研究,以「滚雪球」之便利性取样方式,抽取广州暨南大学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正式注册之九十二名台湾学生为研究样本。资料以百分比、平均值、t考验、皮尔森积差相关等进行分析。兹将本研究之主要发现简述如下:一、研究对象赴大陆就读的主要动机,最主要是「家庭因素」:其次,「可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系所」,以及「低廉的就学开销」,是吸引学生的第二和第三大诱因。而以「经济考量」为主要就学动机者,其面临生活压力事件的频率越高。「可选择有兴趣的专业」之就学动机,对生活适应具有解释力。二、在适应状况方面,当研究对象之客观生活压力及主观生活压力越大时,其生活适应会越差。就心理适应状况来看,其心理适应状况整体良好,但在文化、人际及行为上的一般适应状况不太理想,其中,对于「工作习惯和程序」一项,感到最不能适应。研究对象之生活压力可以有效地解释生活适应状况。三、研究对象的客观生活压力及主观生活压力与一般适应、心理适应间,均有显著相关存在: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其主要的客观及主观生活压力事件来自于课业,而两岸观念和文化的差异,对在内地求学时生活压力的产生,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和影响。研究对象的年龄和客观生活压力呈现显著负相关。四、而在面临生活压力时,「逻辑思考正向情绪」是研究对象最常采用的因应方式。研究对象中,女性较常使用「责怪他人的负向情绪」的因应方式去面对压力。随年龄增加,研究对象采用「寻求协助与沟通」的可能性提升:另外,随居住在大陆的时间增长,研究对象采用「逻辑思考正向情绪」的可能性提升。在面对生活压力时,较常使用正向因应方式的研究对象,其生活一般适应情形比较佳;反之,越少采用正向的因应方式者,或较常采用负向的因应方式者,其心理适应情形皆较差。研究对象的因应方式可以有效地预测生活适应状况。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未来在教育或行政上,应加强台湾学生的生活辅导并逐步放宽就学及就业的限制,研究上应加强台湾学生量表的制定,以及个别化、介入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