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Jatropha curcas)毒蛋白curcin2基因的原核表达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3301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是一类作用于rRNA而抑制核糖体功能的毒蛋白,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研究表明,RIP对于细菌真菌具有广普抗性。另一方面,核糖体失活蛋白能抑制肿瘤病毒和艾滋病毒的生长。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为大戟科麻疯树属的一种油料植物,抗病虫和耐干旱能力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大量分布,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潜能的植物。从麻疯树的种子中分离纯化到一种毒蛋白(curcin),经鉴定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已克隆了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urcin2是在低温(或高温)、干旱、真菌等逆境胁迫时,麻疯树产生的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为了进一步研究curcin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开发利用curcin2奠定基础,本实验构建了curcin2基因的两种原核表达载体pET-C和pQE-C。并分别在E.coli B121和M15诱导表达,以比较curcin2基因的这两种原核表达系统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curcin2原核表达产物在转化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1)两个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用根据curcin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Y435214)设计的扩增成熟肽编码区的特异性引物:P1:5’-GGATCC(BamHI)ATGGCTGGTTCCACTTT-3’; P2 :5’-GAGGCTC ( Sac I )ATACATTGGAAAGATGAG GA-3’, 以提取的麻疯树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PER产物并连接到pMD18-T载体,获重组子pMD-18T/curcin2,转化E.coli JMl09。经测序以验证目的片段序列的正确性。用BamHI和SacI对重组质粒pMD-18T/curcin和表达载体pET-32(c)、pQE-30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得到带互补粘性末端的curcin2基因片段(约930 bp)和pETF-32(c)、pQE-30的线性表达载体。用T4 DNA连接酶将所得的目的片断分别与线形表达质粒pET-32(c)、pQE-30在16V下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F-C和pQE-C。并将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的E.coli JMl09,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目的片段curcin2正确插入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C和pQE-C。 (2)两种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将含有重组子pET-C、pQE-C的E.coli JMl09转化菌于37℃下扩大培养,并提取质粒。把重组质粒pET-C转入感受态的E.coliBL21,重组质粒pQE-C转入感受态的E coli M15。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获得转化子PCB和PCM。用不同的诱导温度,不同的诱导时间及不同的IPTG诱导浓度同时作用两种重组菌PCB和PCM。经SDS-PAGE和Westem-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任何诱导条件下,重组子PCB都没有curcin2重组蛋白产生,而PCM都能表达出curcin2的重组蛋白,但主要以包函体形式存在。在本实验设计的诱导条件下,PCM表达curcin2的优化条件为诱导温度16<。>C,IPTG浓度1mmol·L<-1>,诱导时间16~24h。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curcin2原核表达产物在转化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当诱导温度较低,诱导时间延长时有可溶性的curcin2产生。
其他文献
近20年,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太赫兹波由于其特殊的波段位置和优良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太赫兹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太赫兹
四川白麦子类群是我国特有的地方小麦基因资源,具有许多优异基因和丰富的遗传变异,是小麦遗传学与育种学研究的重要基因库。为了进一步发掘优异基因资源,为小麦品质遗传和育
图像融合技术可以融合不同信源获取的图像,使融合图像能够克服单一信源图像的局限性,保留各自的成像优势,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因此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由于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