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14铝合金热成形及淬火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lin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A14铝合金由于具备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锻造性和热塑性、良好的焊接性、较高的工作温度等优点,而被大量应用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行业中。大型铝合金锥形环件一般都是火箭壳体的重要零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火箭的安全性。传统的锥形环加工工艺一般都是先锻造成直筒环件,再机加工出锥形环,这种加工方法浪费材料且费时费力。现阶段,环件热轧工艺由于具有节能省材、优质高效等优点,被广泛用来加工这类难变形异形环件。但是由于在锥形环热轧和淬火过程中有大量残余应力产生,而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影响环件的后期加工和使用,因此有必要对2A14铝合金锥形环的热轧和淬火工艺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分析了2A14铝合金热变形特性,构造了其高温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借助金相显微镜对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了热变形参数与微观组织转变之间的联系,并构造了2A14铝合金热加工图,结合微观组织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变形特性,得出了其最佳热加工参数范围为变形温度430-470℃,应变率0.01-0.3S-1。借助ABAQUS模拟平台建立了锥形环热轧三维热力耦合模型,同时开展了锥形环热轧实验,通过对比锥形环宏观尺寸的实验值与模拟值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锥形环的宏观成形性能。通过对热轧过程中应力场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轧制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形成原因以及最终残余应力分布状态。分析了毛坯初始温度、驱动辊进给速度、驱动辊转速对环件轧制残余应力的影响,得出残余应力随着毛坯初始温度的升高、驱动辊进给速度的增大、驱动辊转速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最后,根据测量所得2A14铝合金在不同温度水中淬火的冷却曲线,计算得到了其换热系数,发现其随着淬火介质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利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建立了2A14铝合金轴对称件的淬火模型,分析了淬火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应力的产生原因及分布,研究了淬火介质温度和轴对称件高径比对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并对轧制后的锥形环在淬火过程中应力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合适的淬火工艺有利于降低环件最终残余应力,同时适当的降低轧制时环件的的残余应力有利于降低环件最终残余应力,使应力分布更均匀。
其他文献
介绍了当前求解TSP问题最好的演化算法之一:GT算法.文中重点设计子在NOW上求解旅行商问题GT算法的并行算法,详细描述了设计思路,设计策略.还给出子详细的并行算法描述.文中设
广西地处亚热带,丘陵地区居多,木薯资源十分丰富,现种植面积约为36万公顷,约占全国种植面积60%,其收获主要靠人工作业来完成的,劳动繁重且收获效率低。目前,我国研制的木薯收
在改进传统TOPSIS法缺陷的基础上,针对各类应急资源在不同受灾点的供应优先级各不相同的特点,以提高铁路应急救援处理效率为目标,特别是应急资源储备量、调度运力和时间受约
从特征造型软件开发的角度对参数化特征造型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ACIS几何平台上开发了一个参数化特征造型原型系统GDS.讨论了GDS的关键技术:基于标识的特征表示模
在分析土岩结合深基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周边环境复杂、下部岩体为中硬质岩或硬质岩的土岩深基坑,建议采用上部桩(撑或锚)+下部喷锚支护的支护方法,并提出采用三阶段计算法进行
【摘 要】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所扮演的是一种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课堂,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要么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要么是华而不实的虚浮课堂。很多时候,语文教师还只是一个表演家,课堂完全是教师自我表演的舞台。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势在必行。  【关键词】
文中以PDF41条码为例研究了二维条码的分割和识别算法。首先根据7Hough变换定位出图像上的条码并利用双线性插值将条码旋至,水平然后再在条码中定位单个码字符号的图像最后利用投影算法识别出单个码字符号。文中提出的投影算法能有效地去除几种常见的图像,,噪音对条码识别的影响,提高了条码的识别率。实验结果充分表明此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满足了实际使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