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滩簧声腔音乐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婺剧滩簧是婺剧六大声腔之一,也是滩簧腔系中的分支,是滩簧与金衢地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地方性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传统。本文运用音乐形态学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首次对婺剧滩簧进行专题性、系统性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另绪论和结语各一,分别从历史、形态、语言等方面,对传统婺剧滩簧声腔音乐的三个部分(历史渊源、音乐形态、语言运用)进行初步整理和探研。第一、二部分,对滩簧的概念予以析辨和厘定,对滩簧书写问题所存在的各路歧见进行必要的梳理。从滩簧和婺剧滩簧的历史发展轨迹追溯,探寻滩簧音乐流传轨迹及婺剧滩簧音乐的发生发展。具体分析了滩簧名称、滩簧分类、滩簧源起与发展轨迹、婺剧滩簧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婺剧滩簧声腔音乐在腔句落音、乐句腔式、典型腔韵、唱腔句幅、旋律音列、板腔字位和腔套规律等方面所具有的规式性与可变性因素及其音乐特征。认为平板为主要腔调,紧板等为辅助腔调。主辅多种腔调具有对比与互补的双重音乐关系,并就腔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不同腔调的音乐结构与文体结构进行归纳整理。第四部分,将兰溪方言与金华方言、兰溪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并举例说明婺剧滩簧唱词中语言的具体应用。第五部分,具体分析了婺剧滩簧中的两个经典剧目:《断桥》和《僧尼会》对剧目剧情、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从经典代表性动作总结它们的艺术特征。从两个经典剧目了解婺剧滩簧音乐的特征。
其他文献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是现代设计的基础理念之一,人们越来越看重对产品的感性认知,产品设计师对产品的设计过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工业时代,人们一直在谋求代替设计
硕士毕业音乐会既是对我个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本人向师长、同学和朋友们汇报成果的形式,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二胡的演奏者来
期刊
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他厚重的画面风格和巨大的材质与人类自身的透明与脆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