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医患关系现状、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双方受医患关系影响程度、医患纠纷预防解决措施作用及其它相关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医患双方认知对比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及访谈结果,找出干预并引导医患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关键点,为改善现有的医患关系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现场调研法、典型案例分析、专家小组讨论与咨询、统计学方法。收集的资料包括:(1)国内外相关文献;(2)北京、武汉、成都六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75名医务人员和702名患者及家属的问卷及访谈资料;(3)卫生部办公厅信访处医疗纠纷案例49例。结果1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各异,医方较为悲观所有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一般、和谐的约各占三分之一。医患双方认知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医方较患方表现悲观,其中临床医生更甚。患方不同就医类型、所在地区、年龄、学历患者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选择差异较大。2大部分患方认为信任医方,但医务人员的自信度不高77.22%的患方表示对医方信任,高于医务人员所认为的45.99%(P<0.05),显示现状情况影响了医方的自信。其中男性、高学历、临床医师评价更低。3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医闹”影响大,但近半数患方表示难以评价81.1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闹”对医院影响大。但44.63%的患方表示对医闹现象难以评价,甚至有18.15%的患方人员表示赞成或同情,仅37.22%表示反对,且经济自评状况好的患方赞成“医闹”的比例较其它组高。4双方均认为医疗体制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但对其他因素排序不同医方对影响因素选择率排序为:医疗体制、媒体舆论、患方因素、医方因素,但临床医生认为媒体舆论的影响很大。患方对影响因素选择率排序为:医疗体制、医方因素、媒体舆论、患方因素,但不同地区的选择差异显著。5医患关系对医方行为的影响较大医方认为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对其与患方沟通的过程与内容及诊疗决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临床医生认为受影响更大。患方则认为其对医方的态度受医患关系现状的影响较小,但不同年龄、地区、就医类型的患方选择结果有较大差异。6对当前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度作用的评价不高现行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作用不理想,所有被调查者中34.88%认为作用小,40.29%认为作用一般,医患之间不存在差异。通过案例分析及访谈发现其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有的甚至促使纠纷升级。7对医责险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度作用的评价不高医疗责任险作用一般。所有被调查者中31.64%认为作用一般,18.1%认为作用小,19.61%不知道医疗责任险,知晓率有待提高。医患双方对于医疗责任险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没有差异。通过访谈发现医疗责任险在实施过程中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8医疗非技术质量受到大家关注患方选择医院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水平高、服务好、医院环境好;医方认为患者选择医院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水平高、服务好、距离近或交通方便。反映出服务质量已受到大家日益关注和重视。关于非技术性的服务质量的具体内容,医患双方共同认为比较重要的前三位为:职业道德态度、服务价格、医疗服务行为。结论与建议1医患双方应当正确认识不同人群认知差异的存在及原因。医方应当对患方积极进行引导。患方亦应理解和体谅医疗的特殊性,配合医方。2应加强医疗大环境建设,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患纠纷预防、解决机制,减弱外界对双方的压力。社会也应正确认识医疗服务的技术性和局限性,规范和引导患方行为。3通过培养医务人员沟通技术、增强法律知识达到有效沟通、因人制宜地开展沟通的方式缩小医患认知差异,建立和谐医患关系。4全面认识医院提供服务的内容,对重点进行干预。因此医务人员应当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辅以优良服务。针对重要性较高的职业道德、医疗服务行为、服务价格,并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类型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