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传统的农村生活中,由中国文化推演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所维系的家庭伦理观念——儿女有义务赡养老年父母,因而,农民养老问题并不突出。然而在现今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再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家庭形态已由四世同堂型向小家庭形态转化,农村年轻人口为工作、生活之便利大量移居城市,老年人口则留在农村。这就使农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高。将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推置于农村改革的中心地位,发展和完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已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却在困惑中徘徊。对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无论在研究成果数量或是质量上都与城市养老保障研究相去甚远,对中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全面系统的研究更是缺乏。尽管已有人提出要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通过何种切合中国实际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等一些问题有了一些研究,但不够深入具体,缺乏深入细致的论证与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多学科交叉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结合中外养老保障制度已有的经验、理论、措施,客观地分析农民养老保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其次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农民养老保障的历史变迁,并分析研究德国、日本建立农民养老保障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农民养老保障体系。试图为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为农民的个人和家庭养老保障行为提供可选择的范式;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种参考依据;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