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技术在前列腺DWI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模体实验及在正常前列腺DWI的初步应用目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ingle-shot echo planner imaging, SS-EPI)是临床上DWI最为常用的成像方法。该技术在DWI相位编码方向上极易导致图像扭曲、解剖变形、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SNR)降低。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平面回波(Readout-segmented echo planner imaging, RS-EPI)是近年来研发出来的多次激发EPI序列的一种,它可以有效减少图像变形和磁敏感伪影。本研究旨在通过模体实验和正常人体的前列腺RS-EPI弥散成像研究,证实该技术在前列腺DWI检查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采用美国模体实验室研制的Magphan SMR100核磁共振性能检测模体。扫描常规SS-EPI、高分辨率SS-EPI及RS-EPI三种DWI成像方法,分别在模体中测量SNR、空间分辨率、几何变形、对比分辨率4个指标。在体实验部分,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0名健康志愿者的前列腺进行以上三种DWI技术扫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图像质量。前列腺外周带和移行带定量评估参数包括SNR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模体研究和在体前列腺研究中,SS-EPI和RS-EPI组间比较均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模体实验表明,RS-EPI弥散成像在SNR、空间分辨率、几何变形、对比分辨率等4个方面全面优于常规SS-EPI和高分辨率SS-EPI(P均<0.05)。在SS-EPI中,随着矩阵和扫描时间的提高,几何变形并没有得到抑制。在体的研究发现,RS-EPI弥散成像的图像质量要高于常规SS-EPI和高分辨率SS-EPI(P均<0.05)。正常前列腺的SNR和ADC在三者DWI方法中的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RS-EPI可以有效抑制弥散加权成像的磁敏感伪影,减少解剖变形,在体研究也证明了该技术在正常前列腺DWI应用的初步可行性,并为接下来的前列腺疾病谱研究奠定了实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在前列腺疾病DWI中的临床可行性研究目的:常规DWI成像速度快,但在特殊部位检查中,如前列腺区域,受磁敏感伪影的影响较大,且随着磁共振场强的增加而愈发严重。RS-EPI可以有效抑制弥散加权成像的磁敏感伪影,减少解剖变形。但该技术在前列腺疾病的临床应用国内外还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将RS-EPI弥散成像应用于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检查中,通过与常规SS-EPI的对比,明确该技术在前列腺DWI成像质量方面的优势。材料与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申请前列腺MRI检查者共478人。经严格筛选后,252例原发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常规MRI检查,并加做DWI扫描,包括常规SS-EPI和RS-EPI两种方法。由2名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影像医生采用Likert5分法,分别对两者的DWI图像锐利度、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细节显示和总的图像质量6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估。定量测量两者DWI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ADC值。两位阅片者评分间的一致性采用κ检验和Bowker对称性检验。常规SS-EPI和RS-EPI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2位阅片者在评价图像锐利度、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细节显示和总的图像质量的κ值分别是0.76、0.79、0.52、0.55、0.63、0.65。Bowker对称性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常规SS-EPI前列腺弥散成像在这6个方面的评分为2.88±0.62、2.94±0.62、3.32±0.79、3.02±0.71、3.08±0.53、3.12±0.72。RS-EPI的评分是4.24±0.80、4.38±0.64、3.72±0.73、3.96±0.61、4.20±0.76、4.16±0.68。RS-EPI前列腺弥散成像的图像质量要高于常规SS-EPI:P均<0.05)。两者的CNR部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ADC在两者DWI方法中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RS-EPI在前列腺疾病弥散成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与常规SS-EPI序列相比,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因磁敏感伪影而导致的前列腺区域图像变形和图像模糊,从而得到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前列腺DWI图像,并为将来的前列腺疾病精确病理对照研究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值得大力宣传及推广。第三部分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在前列腺癌DW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DWI可以提供组织内水分子运动的信息,从而反映正常和异常组织内病生理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大量研究均报道,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定位、分期、靶向穿刺以及术后疗效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价值。RS-EPI作为一种全新的DWI成像技术,它可以有效抑制常规SS-EPI所产生的磁敏感伪影,得到高分辨率无变形的DWI图像。本研究旨在将RS-EPI序列应用于前列腺癌DWI检查中,探讨其对DWI图像质量及定量测量参数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者共252例。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共58例,均经穿刺或手术(根治或电切)病理证实。病理结果在MRI检查后1月内获得,所有患者在MRI检查前均未进行过穿刺、冷冻、手术、内分泌及放化疗等治疗。前列腺MRI检查包括常规T2WI、高分辨率SS-EPI和RS-EPI弥散成像。由2名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影像医生采用Likert5分法,分别对两者的DWI图像锐利度、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细节显示和总的图像质量6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估。定量测量两者DWI癌灶的SNR、对比度、CNR和ADC值。对比两种不同DWI技术在前列腺癌临床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差异。高分辨率SS-EPI和RS-EPI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两种DWI测量参数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RS-EPI前列腺癌弥散成像在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以及总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高分辨率SS-EPI(P<0.05),而在锐利度和解剖细节显示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SNR、对比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NR和ADC值对比中,无差异(P>0.05)。两种DWI成像技术测量SNR、病灶对比度、CNR及AD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2、0.823、0.625、0.87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EPI在前列腺癌弥散成像中的总图像质量要优于高分辨率SS-EPI.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前列腺癌DWI图像变形和图像模糊,提高小病灶的显示率,为将来新型磁共振DWI引导下的精确病理穿刺奠定了基础,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会出现某些心理不适,具体表现在居住环境变化、生活成本高涨、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到位等导致的焦虑与抵触、失衡心理;同质性社会交往产生的封闭自卑心理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与其病情发展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对比分析两组间及不同临床分期下白介素1β(IL-1β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肝素锂血浆标本和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分别在湿化学分析仪雅培ci16000和干化学强生Vitros56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50例体检健康者的肝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中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虽然缺席了互联网创建和发展的前半程,却无疑是全球互联网的最大受惠者之一。对全球互联网史的研究,中国有机会做出独特的贡献。全球互联网
由外加呼吸阻力负有所引起的呼吸感觉被看作一种模糊量。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多织估量法及其数据处理公式 f_(ut)=1/t(sum from j=1 to m v_iy_(ij)w_j/sum from j=1 to m y_(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