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第二审程序作为审判的终结程序,已成为我国两审终审制诉讼程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监督一审程序的有力措施,为当事人提供了有效救济途径。人民法院通过二审程序,依法对部分一审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进行改判,其目的是纠正一审错误裁判,确保判决的公平、公正。但是,一些公众由此对二审法院改判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一审为“错案”。公众能否正确认识改判的法律意义,关乎司法的权威,也关系到法院的形象,一审判决能否赢得公众的信任。刑事二审对一审判决的处理方式为:维持原判、直接改判、发回重审,改判是审判独立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刑事二审改判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法律意义;其次,研究了国外的刑事二审的处理方式,阐述刑事二审改判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国外改判的优点;第三,分析我国刑事二审改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我国妨碍刑事二审改判的机制;第四,阐述公众对我国刑事二审改判的观念,并说明改判属正常司法现象的原因;第五,根据我国刑事二审改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完善我国刑事二审改判制度,消除公众的误解,正确认识二审改判的法律意义,从而还一审法官“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