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股发行规模的扩大,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我国股票市场中普遍存着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现象,且与国际市场相比,新股抑价程度比较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问题在证券市场上开始蔓延,严重的损坏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连接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盈余管理是否是造成IPO抑价的原因?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就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IPO抑价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希望能以此研究引起人们对IPO过程中盈余管理问题的关注,为政府监管部门研讨政策、加强监督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
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的对象设定在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上。首先从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入手,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对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了解释,为下文的研究做理论上的铺垫。然后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从制度因素和行为因素两方面对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剖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选取了2004年-2006年在深沪两市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上市公司总体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做大盈余的行为,盈余管理是造成IPO公司高抑价的因素之一,盈余管理水平与IPO抑价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IPO抑价现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