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养老问题已经从初现端倪成为了如今影响社会生活的关键性问题。传统养老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大,人们对解决养老问题的意识逐渐觉醒,社会养老资源匮乏的现状,老年人事业投资人思维日渐活跃等等我国社会老人问题的现状催促着我们去寻求解决老人问题的新思路。时代不断的进步和更新,社会为身在其中的我们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让自己的下一代在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父母们不遗余力的培养着自己的孩子们。于此同时,现代居住方式家庭组成结构的变化给儿童的成长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往昔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街巷中结伴玩耍的场景一去不再。时代的新元素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有益因素,然而在依赖这些因素的同时,儿童的成长环境却变得单一和孤立了许多。在这样的条件也为我们提出了:我们应当如何再塑造儿童的成长环境这样的一个课题。本文题以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照顾)和社区幼儿园等托幼空间(儿童关怀)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二者如何相结合建立互助协作的照料中心设计为研究方向。在我国全面推进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背景下,从使用主体一一老年人以及儿童的心理生理需求和行为活动特征出发,论述了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与儿童活动空间结合设计模式的思路。通过对现有社区养老模式的调研和研究,比较分析现存养老模式的管理体系、设计思路及经营模式现状等,明确我国养老问题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结合中国社会现状,三大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中,社区养老在最大程度满足了让老人在不离开其熟悉的环境的前提下接受照料,弥补了家庭照顾的不足。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我国现有幼儿园儿童及家长的生活状态,在儿童培养老人照料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行为学原理出发,运用现代社会学的理论,同时基于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传统建筑学为基础,重新挖掘研究目标人群的心理需要,从室内活动空间、餐饮空间、交通空间、室外活动空间等功能模块的角度提出了结合设计的模式和由此产生的有益因素。带着“以人为本”初衷,运用复合功能空间建筑设计的方法,望能开启社区养老模式探索和幼儿园设计的新思路,为“老人”“少子”创造积极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城市生活更加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