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十字花科萝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的重要蔬菜作物。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萝卜产量、抗性和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萝卜育种效率、加速萝卜的育种进程。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项技术一方面可以迅速获得纯合具有抗病、抗虫、抗旱等特性的创新育种材料,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双单倍体(DH)群体,用于遗传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胚状体的诱导因素及植株的再生条件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本试验针对萝卜小孢子培养的顽拗性,选用不同的萝卜种质为试材,首先就花蕾的选取、预处理方式及培养条件对小孢子培养出胚的影响进行研究,然后在再生培养基筛选的基础上进行胚状体植株再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供试的4份萝卜材料的花器官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当花蕾的纵径在2.99~3.51mm之间,花蕾的纵横比在1.41~1.48之间,花瓣长度在1.89~2.56mm之间,瓣药比在0.92~1.06之间,小孢子处于适宜发育的单核靠边期。观察还发现,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的其他外部特征是:花蕾饱满,花药呈现浅黄色至黄色,花药被萼片包裹紧密,花瓣和花药等长或接近等长。根据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特征的关系,可以简便、迅速地选择处于合适时期的花蕾。2.研究了低温、高温、饥饿、甘露醇这4个因子对小孢子存活率的影响。对供试的4份材料的花序的低温预处理1d能保持小孢子的存活率,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存活率直线下降。培养过程中的高温预处理以2d能保持小孢子的存活率。试验还发现萝卜小孢子不适宜饥饿处理,在有碳源存在的条件下,小孢子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甘露醇的处理因基因型的不同表现不一致。3.以培养过程中的4℃低温处理时间、32.5℃热激处理时间、NAA浓度、培养基类型、6-BA浓度、蔗糖浓度6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研究了16个处理组合的培养条件对22份萝卜材料小孢子出胚率的影响。共有9份材料出胚,其中有两份材料获得了再生植株。通过对不同试验材料影响主次因子排序,发现对不同材料都起到显著作用并排在前3位的因素有:4℃处理时间,32.5℃处理时间,蔗糖浓度。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萝卜小孢子培养的优化处理条件:32.5℃处理时间为2d,6-BA为0.1mg/L,NAA为1mg/L,蔗糖浓度为130g/L,培养基类型为NLN。4.由于萝卜胚状体再生较困难,以萝卜胚芽为材料对再生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以获得较适合胚状体分化的再生培养基。结果显示:在供试的6份材料中,B5培养基为最适分化的培养基类型,苯基脲类细胞分裂素TDZ对供试的6份材料的芽诱导没有任何影响,以B5+6-BA及B5+6-BA+NAA两种培养基类型对出芽的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MS+NAA上生根效果最好。以优化的培养基对获得的萝卜胚状体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腰椎手术中脊神经根的损伤后果严重,为减少其损伤,近年来,应用诱发电位进行在手术中的监测等已有报道。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未广泛应用于手术中。本研究利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写字基础的关键时期。写好规范字,避免错别字,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的一些方法,效果
<正>本文收集上海市2006~2009年354例女性他杀案件,从案发时间、被害人年龄、发案原因以及作案手段等方面,分析上海市女性他杀案件特点,为女性他杀的预防以及案件侦破提供帮
黄河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做好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尿液中甲基苯丙胺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方法以稀土荧光纳米颗粒为标记物,采用反应杯+试纸条的反应模式,建立了免疫层析法,用于尿液中甲基苯丙胺的定性检
随着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深入研究,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属鉴定、个体识别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植物SSR分子标记技术的特性、发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女,39岁。某日因胸闷、气急到一无证"诊所"就诊,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曾口服头孢、氨茶碱、双黄连等药物(具体剂量不详)。给予双黄连3支、地塞米
目的探讨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观察悬空放置在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有孔与外界相通的套管及密闭管内的湿润棉签的干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合理、高效、健康运行的
气候变化是气候要素在连续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的长期统计结果的任何系统性变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更明确地指出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于人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