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赞许性反应是心理测量中最为突出的反应偏差,它对自陈量表结果的效度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社会赞许性反应加以识别和测量,对于提高自我报告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国外学者发展了众多社会赞许性测量工具,如早期流行并不断发展使用至今的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MCSDS). MCSDS白提出以来受到了心理学者和其他领域研究者的广泛研究与应用。鉴于国内目前尚缺乏一个标准有效的社会赞许性测量工具,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社会赞许性量表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样本,对MCSDS进行修订,检验了修订的MCSDS的信度和效度,探讨了人口学变量对社会赞许性水平的影响。首先,本研究直接翻译英文版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在文献查阅、开放式调查、专家评估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中文版MCSDS;其次,应用Rasch模型对初步形成的量表项目加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增加新的项目,形成新的MCSDS修订版;再次,继续运用Rasch模型校正新量表,并进行项目功能差异(DIF)检验,最终得到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中文修订版(MCSDS-CR);最后,采用大学生人格量表作为MCSDS-CR的效标量表,考察MCSDS-CR的效标效度,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学校类别、年级及专业方向对大学生社会赞许性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是一维结构量表,能够作为社会赞许性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测评工具应用于中国大学生社会赞许性的测量。第二,经过多次Rasch校正以及项目功能差异检验修订得到的MCSDS-CR仍然为一维结构量表,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中国大学生社会赞许性水平的测量工具。第三,社会赞许性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中的活跃及坚韧维度有较高的相关性。第四,学校类别以及专业方向影响大学生社会赞许性水平,文科生社会赞许性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而年龄,性别及年级对社会赞许性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