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承载着生产要素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农民的土地权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民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低,维权意识较弱,农民权利经常受到来自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侵害农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农民权利的保护严重不足,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农民的长远生计,有法不依现象大量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等等。因此,保护农民权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农民权利保障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的偏差和法律保护力度不够,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缺失,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形成群体的力量,当与其他利益主体发生利益冲突时,人数众多的农民反而成为弱势一方,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政府职能错位,在畸形政绩观的左右和利益驱动下,各级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政府变成“经济人”,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征收程序不合理,补偿标准低,农民救济途径缺失等。土地流转工作涉及面广,牵涉到多方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规范和调整,以明确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关各方的权责关系,平衡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尤其是维护处于弱势的农民权利。通过厉行法治,将农民权利保护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从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加强对农民权利的保护,逐步改变农民“低国民待遇”的地位,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其他文献
“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象之一。它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承担着公众的价值期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探讨了关于“隐士”的两种认知方式:“隐士”原型认知和“隐士”
目前,关于词典使用的研究已经成为词典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关于词典使用的研究相对于国内来说起步较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词典的数量、种类以及单、双语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
为了对小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进行研究,选取湖南省面积为22.1km^2的清水流域为研究对象,产流方案采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来实现。对产流方案所模拟的13场洪水进行分析,模拟结果均
近年来,在汶川地震等强震区常发生一种特大的高位滑坡地质灾害,它从高陡斜坡上部位置剪出并形成凌空加速坠落,具有撞击粉碎效应和动力侵蚀效应,导致滑体解体碎化,从而转化为高速远
从炼前处理、还原熔炼、锡精炼、锡渣烟化、锡综合回收技术及清洁生产等方面介绍了锡冶炼技术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高杂锡精矿富氧焙烧、澳斯麦特富氧熔炼、锡渣富氧烟化、大
当前在查办证券内幕交易罪案件中,普遍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公安侦查环节。公安机关没有履行主要的侦查职能,实际主要的侦查工作大多由证券监管行政部门完成。公安机关主要的工作
汉语形容词重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其中兼有AABB和ABAB两种变式的形容词作为闭合的小类,在形式、功能以及语义等方面具有较重要特点。汉语叠合式形容词主要分两类,一
语码转换是话语接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语码转换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
"春秋笔法"是春秋史官发展出的一种价值评判方式,并在《春秋》中得以丰富。其中,"常事不书"始指对四时常祀中的礼崩乐坏进行关注,后也指对所有违犯了礼仪精神或常规的社会现
作为生态女性主义阵营中的领军人物,卡伦·沃伦的生态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论旨趣。她解构了西方占统治地位的"父权制",挑战了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传统,批判了深层生态学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