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学习和生活。与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的民工子女相比,在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的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状况令人担忧。本文在统计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民工子女的心理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城市生活适应、学习情况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的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现状。民工子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生活,这些不适应最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虽然他们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自食其力的生活本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定的伙伴群体。但是由于他们在城市中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都不利于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化。因此,作者认为,当前可能影响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有民工家庭因素、民工子弟学校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和大众传媒因素,这些因素使得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状况不容乐观。总之,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城市适应只是部分适应。最后,作者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状况的一些建议:第一,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学校和家长的联系与交流;第二,给予民工子弟学校政策扶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第三,更新观念,加强立法,为民工子女适应城市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建立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