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不断修改烈度标准,使烈度评定越来越客观与科学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都是评定一次地震时地震烈度的宏观标志,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区内没有安置强震仪器的情况下,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判别标准之一。长期的实践发现,在Ⅰ度—Ⅴ度的低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是评定烈度的主要指标,而在高烈度区,它们亦可作为烈度评定的辅助参考指标。鉴于此,本文开展了地震作用下“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收集整理了中国历代地震烈度表和国外较为广泛应用并具有代表性的烈度表。从“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两个评定烈度的标志出发,对比了各烈度表的评定标准,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明确了我国烈度表的修改方向和本文的研究内容。(2)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给出了用于烈度评定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修改建议。(3)进行了“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修改建议的运用与比较,实现了“修改建议”与《中国地震烈度表(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2008)》的对比,明确了它们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验证了“修改建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适用性。(4)进行了建筑物高低层地震反应差异的研究。通过对两栋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各楼层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时程曲线及反应谱曲线,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验证了“随楼层增高,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越强烈”的现象,初步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对于更加客观和科学地评定地震烈度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