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hin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快速铁路的建设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隧道施工采用暗挖法必定会波及隧道上方地层,使其受到扰动并导致岩土体受损,从而形成不同深度和范围的地表沉降,当沉降或者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影响隧道、地表建筑物以及地下设施的安全,尤其对于城市中心地区的浅埋隧道暗挖法施工时,常下穿密集的建筑物、地下管网(如天燃气管道、输油管道、自来水管等)、道路交通(如公路、铁路)等情况,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受限,需要保护的对象复杂繁多,因此对地表沉降的要求更加严格。至今,关于中等及以下跨度隧道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工艺方面,在国内外都已比较成熟,随着浅埋大跨度隧道工程的不断涌现,人们在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随之越来越多,其中地表沉降问题最为突出,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已很难满足浅埋大跨度隧道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目前国内外有关浅埋大跨度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可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较少,还处在探索和不断总结阶段。为了减少因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导致对地面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损害,有必要对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故本文以某隧道里程D4K20+275~D4K20+560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三维显示有限差分软件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暗挖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如下:(一)、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的工程实例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出创新性研究问题奠定了基础,并阐述了浅埋大跨度隧道地表沉降的危害、原因、影响因素及施工方法;(二)、对浅埋大跨度隧道工程暗挖法常用的全断面法、台阶法、台阶分部法、双侧壁导坑法以及中壁法(CD法和CRD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评述,为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基础;(三)、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断面(60㎡、80㎡、100㎡、120㎡、140㎡、160㎡)、不同埋深(10m、20m、30m、50m、70m、100m)、不同施工方法(全断面法、三台阶法、三台阶六步法)以及爆破振动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和路基地表沉降量测实验研究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沉降规律,同时验证针对本工程采用的三台阶六步法爆破施工方案是否可行。通过对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通过对浅埋大跨度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影响因素的研究,隧道埋深、断面尺寸、开挖方法以及爆破振动都是地表沉降的重要影响因素,隧道施工会导致隧道顶部地层不同程度的沉降,隧道底部岩土体不同程度的隆起,其中隧道埋深对隧道顶部地层沉降和隧道底部岩土体隆起的影响最为严重,埋深越大,其值越大。(二)不同的施工方法对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影响不同,本文模拟分析的三种施工方法导致的地表沉降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断面法、三台阶法、三台阶六步法。(三)隧道在施加爆破荷载后,加速了隧道围岩地层的密实、沉降,地表沉降明显增大,塑性区范围明显扩大。爆破速度波越大,地表沉降越大,沉降速率呈非线性变化且越来越快。(四)下穿公路段地表沉降实测与模拟的地表沉降规律基本一致,其累积最大沉降值都在允许的范围内,且爆破振动实测数据都在规定范围内,说明在该复杂施工环境下,选用的三台阶六步法和支护措施是可行有效的、合理安全的。
其他文献
收治手指皮肤缺损19例(19指),采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例皮瓣周围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余18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切口均Ⅰ期
<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课堂研究方法越来越成为教学论研究者透视课堂、研究课堂、重构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教学论研究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于维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改善水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加强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森林资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教育衍生出来的特殊载体。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尤其是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寄宿制小学,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
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参与式教学得以真正实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目的建立LISS-DF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近端螺钉不同单双皮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提取CT图片相关数据,利用自行编写程序生成命令流文件,建立完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