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诸多新的风险与挑战。国家认同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它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和应对风险与挑战最重要的心理基石。一个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发展必须要有本国公民对国家的共同情感作为基础前提。在当今时代,民族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高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因此,加强对本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教育,以提升其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愈来愈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关注的重点。我国由于人口多、民族构成复杂,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化形势,社会思想的统一和共识凝聚的难度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更加高度重视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问题上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希望,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生力军,因此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公民教育的应然议题。国家认同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在新时代,中国公民教育如何结合当前时代特征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正因此,通过公民教育等手段或方式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问题已然成为广大教育者实践探索和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在梳理以往与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廓清国家认同、公民教育内涵,明确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特点、目标及路向。通过实证调查,在分析探讨公民教育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基础上,认真研究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要障碍及原因,探索性的提出公民教育提升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合宜对策。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是良性的积极的,但也存在问题,究其原因由多因素造成,既有大学生自身存在自我国家认同及其相应教育意识薄弱的问题,也有如公民教育理念陈旧,公民教育内容散乱,公民教育方法单一以及公民教育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公民教育中国家认同教育的缺位或相应对策不当不足等问题。通过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准问题,探索创新。强化“公民教育本质是国家认同教育”的公民教育理念,完善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内容体系,丰富促成大学生国家认同内化的公民教育方法体系,健全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保障体系不失为有价值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