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其预后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介入血管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病程在3天内入院的40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不同程度脑室积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2)治疗组16例患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椎穿刺引流术,同时辅以内科治疗,其中14例已经处理动脉瘤,2例未处理动脉瘤。(3)对照组选取同时段家属签字拒绝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的24例患者,仅给予腰椎穿刺术和内科治疗。(4)通过不同时段的头颅CT检查阅片,比较两组脑室积血的完全吸收时间;治疗一月后通过GO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良好率及死亡率。(5)对比两组 90 天的改良 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有无差异性。(6)对两组患者在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7)数据经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均数±标准差;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t检验。显著性水平σ =0.05,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σ=0.01,P<0.01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16例患者中7例死亡,另外9例积血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8.333±1.345天;对照组24例患者中18例死亡,另外6例积血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13.000±2.752天。两组比较积血完全吸收平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良好率为31.25%,死亡率为43.75%;对照组良好率为4.17%,死亡率为75.0%,两项指标对比,两组间良好率与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90天mRS评分良好率为18.75%,对照组90天mRS评分良好率为8.33%,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4)两组并发症对比,并发症的发生均无差异,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组病例中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不同程度脑室积血的患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可以减少积血平均吸收时间、提高其良好率、降低其死亡率,但对于改善90天的mRS评分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