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建制镇19369个,村镇总人口9.38亿人。全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6%。村镇住宅建筑的建设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村镇住宅6.95亿m2。然而受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村镇住宅建筑发展相对滞后,村镇建筑很少考虑防灾抗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以科技创新为前导提高村镇住宅建筑防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村镇建设的现状,开展针对村镇住宅建筑抗震减震技术研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将充分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掌握村镇住宅建筑的特征、制定村镇住宅建筑的抗震、减震技术措施以及对于村镇住宅建筑的抗震减灾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作的具体研究工作为:(1)根据调研结果,对安阳、新乡等地区村镇住宅建筑结构的主要现状进行统计汇总,初步了解到当地住宅的结构特点和抗震设防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分析研究。(2)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典型结构形式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计算不同结构形式在多遇地震作用,不同地震作用方向的地震反应,找出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3)对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各种因素(布置形式、层数、单元户数等)进行探讨,得出各种因素对住宅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4)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对安阳、新乡等地区村镇住宅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为提高中原地区村镇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