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穆罕默德创教以来,随着穆斯林脚步的拓展,伊斯兰教被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清真寺作为一个基层社会实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穆斯林常常围绕清真寺而居,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穆斯林饮食、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因而清真寺对于穆斯林生活和伊斯兰文化的形成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任何一个从事建筑研究的人都不容忽视的。对于穆斯林和清真寺来说,其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因而,在分析清真寺建筑艺术的时候回避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历史显然是不合适的。本文以西安回坊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和环境艺术为研究对象,以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和西安回坊清真寺的历史沿革和寺坊文化的发展为研究内容,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作为古建筑,回坊清真寺位于西安古城的中心地带,既表现出中国古代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纳,也表现出穆斯林和伊斯兰文化融入中国传统社会的努力,因而回坊清真寺具有着社会、历史与艺术三个方面的价值,而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正是建筑、环境和人三者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一、西安回坊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和美学特征,具体的说就是他的建筑样式、庭园布置和建筑装饰等中的伊斯兰风格和元素;二、从中阐释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三,清真寺对西安伊斯兰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回坊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有机融合的产物,而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则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这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回坊清真寺所形成的寺坊文化。清真寺和伊斯兰教一起成了沟通民族感情,最终形成回族重要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纽。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有可能深层次的认识到回坊清真寺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内涵。本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做了基本的梳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框架,为接下来的分析提供了基础;第二部分为对伊斯兰文化与回坊清真寺,本章节主要的研究内容为清真寺建筑的文化适应性和清真寺建筑的美学特征;第三部分为对回坊清真寺整体概述以及对化觉巷大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和大学习巷清真寺三所具有代表性的清真寺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装饰美学研究;第五部分为寺坊文化视域下的伊斯兰文化及当代清真寺,本章节是对此前内容的深化,指出了西安清真寺所形成的寺坊文化对于西安伊斯兰文化和当代清真寺建筑的影响,从环境艺术的角度审视了回坊清真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最后一部分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