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当中,写作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对于初中生来说,拥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新课程标准和高中入学考试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然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在传统的写作课上,大多数教师更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写作和思考的兴趣。因此,写作课的效率相对较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犹如被控制的机器,他们的目的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此,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1984年,大卫·库伯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该理论系统地梳理了约翰·杜威、库尔特·勒温和皮亚杰的经验学习模式,构建了独特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本文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如下的研究问题:1)体验式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信心?2)学生哪方面的写作能力有更显著的提高?3)学生对体验式教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态度和反馈如何?笔者结合定量研究法与定性研究法,对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来自XX中学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实验长达四个月。其中,笔者在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而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实验前,所有学生都参加了前测调查问卷和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实验班中不同水平的九名同学参加了前访谈。前测数据表明两个班在英语写作兴趣、信心和水平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束后,笔者又分别通过问卷和写作能力测试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同时,在实验班对之前相同九名同学进行了后访谈,以此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体验式学习这一新教学法的反馈。实验结束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信心;(2)体验式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尤其是在英语写作的内容方面;(3)体验式教学在实验班学生中的收到积极的反馈,学生喜欢并希望在今后的英语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笔者就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希望能给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帮助,文章的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小心地滑”的警示标志随处可见,时刻提醒人们谨防摔倒。不论在家还是养老院,公共场所的扶梯抑或环境恶劣的工厂,摔倒时刻威胁着各年龄段的人群,当有人独自发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证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是现代铁路信号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列控系统的测试方法,对列控系统可靠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确定性有限状态机(Deterministic Finite State Machine,DFSM)的测试方法用DFSM模型描述待测功能需求,通过测试用例生成方法从模型生成测试用例。本文以CTCS-2级列控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DFSM的测试路径生成与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对电网发展规划及安全稳定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加快电力建设发展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在各种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下都能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由于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一些地区的电力系统建设项目成为目前国内电力技术水平发展的瓶颈。绝缘子沿面污秽放电事故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由于污闪过程涉及光、热、电等多学科领域,污闪机理复杂,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绝缘子污闪特性已经做了大量研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世界新闻资讯实时更新,人们能快速获取全球资讯,对外刊新闻的关注度亦逐渐增强。本翻译实践选取2020年5、6月《纽约时报》所刊登的关于警察暴力执法致黑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的部分新闻报道以及专栏评论进行汉译,基于对所选材料的翻译、分析研究,结合个案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旨在探讨翻译材料的文本特点和研究现状,总结翻译难点及新闻翻译策略,为社会热点类新闻报道
学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新颖复杂的电力电子装置以及非线性的负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导致电力系统中谐波和间谐波的含量日渐增加,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同时也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谐波和间谐波的治理已成为提高电能质量的首要问题,研究精准的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方法对于改善电力系统供电环境以及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首先对Prony算法和RobustICA(Robust
在EFL学习中,阅读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必要途经,而动机是影响阅读成效的重要个体因素。然而动机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它时常受外界环境、任务难度等多种因素
自动列车防护系统(ATP)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系统,随着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的自主研发和快速发展而被广泛应用。于此同时,对车载ATP实施大量测试不可避免。因此,取代人工进行车载ATP的自动化测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车载ATP主控软件的基本输入输出入手,完善了使用脚本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流程,并进行了测试脚本的生成方法的研究。车载ATP自动化测试方案的设计以现有的人工
激光的产生与传输是现代光通信领域的两大重要研究方向,诸多具有波导谐振特性的光学材料中,微纳米尺度的荧光材料因为发光性能优异、结构易于调控、传输功能丰富等优势逐渐在
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触摸屏手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曲面玻璃顺势发展,应运而生,特别是3D曲面玻璃屏幕和盖板圆润的棱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消费者的习惯,具有更
将巨型框架结构的子框架顶层和四周与主框架分离,形成巨-子抗震结构(以下简称抗震结构)。分别在抗震结构的子框架底部设置三维隔震支座和普通隔震支座,形成巨型框架三维隔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