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7年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纵向监测与防控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称“蓝耳病”,是当前对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传染病之一(Neumann,2005),1995年我国首次报道该病的出现,2006年我国爆发了由HP-PRRSV引起的猪的“神秘高热症”。目前在我国的猪群中,PRRSV流行毒株种类众多。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lineage 3 PRRSV毒株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出现,随后传入我国,2011年至今在广东等地区的猪群中流行并危害部分养猪场。2012年,国内又出现了类似美国NADC30-like的变异株,导致了新的一轮PRRSV感染。鉴于PRRSV在我国的大部分猪场呈现常态化的感染状况,规模化猪场实时监测PRRSV的流行情况,对于防控PRRS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分析猪场中PRRSV的流行情况以及主要流行毒株,对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2012-2015年的病猪组织,共计219份进行检测,发现PRRSV阳性率高达42.5%。并从阳性病料中分离了9株PRRSV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及序列测定表明为美洲株PRRSV。分析9株分离株GP5基因序列及Nsp2氨基酸序列特性,GP5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9株PRRSV毒株和美洲型代表毒株VR2332相比,其ORF5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3.4%~89.6%之间;与中国经典分离株CH~1a同源性达到86.4%~95.4%;与中国在2006年爆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原HP-PRRSV代表株JXA1相比较,其同源性在83.6%~99.3%之间;与2011年开始出现的GM2所属lineage3相比,同源性在82.9%~96.2%之间;与国内近几年较为流行的NADC30类毒株的代表株HLJ58相比,同源性仅为82.4%~85.1%。Nsp2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9株序列中有4株存在与HP-PRRSV一致的不连续30个氨基酸的缺失,而另外5株和经典株一样,不存在氨基酸的缺失。GP5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分离的9株毒株可以分为两个谱系,有1株属于JXA1所代表的HP-PRRSV毒株亚群,6株毒株属于介于经典株与变异株中间的以HB-1(sh)2002为代表的过渡态亚群,以上两个亚群同属于lineage 8;另有2株毒属于2011年后我国华南地区流行较为广泛的以GM2为代表的lineage 3。经过连续多年对该规模化猪场进行PRRSV流行情况的监测,与我国华南地区PRRSV的流行情况进行对比,以期了解该猪场感染PRRSV的情况,对该场防控PRRS提供依据。2016年该场再次遭受PRRS感染,对该场的整体饲养环境以及发病猪只进行调查,并对该场出现的病猪进行剖检,采集病猪的组织样品,进行PRRSV的检测。检测组织样品177份,其中阳性率达到89.3%,经过对阳性样品ORF5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发现,此次造成该场出现疫情的PRRSV有2种毒株,一种是和之前分离的属于JXA1所在高致病性亚群的毒株达到98.8%同源性的毒株,另一种则是和之前分离的属于GM2所在lineage 3毒株同源性达到99.8%的毒株。针对上述的流行情况,对该猪场制定以疫苗免疫,结合保育清群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1)全场所有猪只在2天内采用Ingelvac PRRS MLV进行紧急免疫;(2)实行保育猪清群三个月;(3)对哺乳仔猪接种链球菌-副猪二联灭活疫苗,控制细菌性感染;(4)加强生物安全控制措施,降低病毒在场内的循环;(5)坚持自繁自养。经过以上综合防控措施,从2016年2月发病至2017年12月截止,配种分娩率由发病前的86.9%持续下降5个月恢复到基准生产水平,胎产合格仔数及不合仔比例持续受影响6个月恢复到基准生产水平。哺乳仔猪的月度成活率受疫病影响4个月恢复到基准生产水平。保育仔猪的成活率受疫病影响7个月恢复到基准生产水平。生长育肥猪的成活率受疫病影响5个月恢复到基准生产水平。此次疫情给该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依靠一系列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是描述蛋白质之间交互活动的生物网络。关键蛋白质是PPI网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交育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三系杂交法相比,使用环境敏感型核不育系的两系杂交法更有利于水稻杂种优势的
目的:宫颈癌是导致全球女性死亡率高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其中宫颈鳞癌占比最多,但近几年研究发现,宫颈腺癌患者逐渐增多,且年轻患者居多。相对于宫颈鳞癌,宫颈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化疗在宫颈腺癌治疗中尤为重要。而化疗耐药又是宫颈腺癌治疗的一大阻碍,成为影响其疗效、疾病复发及威胁患者存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课题主要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KYNU蛋白和P-gp蛋白
射频加热是3 kHz-300 MHz且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新型加热技术,由于能够快速提升被加热材料的整体温度、具有较大穿透深度、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满足现代化卫生安全的生产需求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可以研判工作发展方向,掌握高效工作方法,维持国家政策的正常执行,以保持国家政策科学决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建局以来,Y海事局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研究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提高档案服务海事中心工作的能力。本文以Y海事
每个细胞的染色质DNA只有一部分表现出生物学活性,其染色质结构疏松,基因组DNA呈松散状态,该区域能够与转录元件结合,是染色质中基因表达活跃的部分,人们称之为染色质开放区
分式化是交换代数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出现促进了交换代数的发展和繁荣。随着交换代数和同调代数研究的不断深入,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数学家Auslander和Bridger最早提出了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基因座鉴定和定位,并将其应用于聚合育种中,对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水稻饭粒延伸性(Cooked Rice Elongation,CRE)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色艳丽,形状独特,花期长,是极好的造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参考基因是一类在植物所有组织中都能够表达的基因,其通常被用作内参基因,
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决定。有效分蘖直接决定穗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水稻分蘖数由1类植物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