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县域城乡发展实践解析及和谐规划思考——以志丹县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并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长期城乡分割的政策体制是分不开的。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城乡发展及实践规划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在陕北地区县域城乡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志丹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抽象和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为视角,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引导志丹县域城乡,实现和谐规划、和谐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的动态发展目标。   首先,将志丹县域城乡置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打破了“就城乡论城乡”的研究格局,始终抓住城镇化与城乡发展要素两条主线,以构建其城乡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寻找城乡和谐发展、规划的切入点。其次,从微观角度入手,以志丹县行政地域为研究范围,又不失选择性的涉及经济社会关联效应的影响范围,构建了志丹县域城乡和谐规划的框架体系,包括:规划的理念、原则、内容和评价指标。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在保持其专项指标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对各个主要评价指标,如城乡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城乡高中入学率等的选取有所增减或变化,既保证研究结果可比性的同时,又体现其灵活性。最终,从产业结构、城镇规划、设施支撑和管理实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志丹县域城乡和谐规划的支撑体系,以保障规划各项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和实现。  
其他文献
古城墙是中国历史城市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依据。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保护古城墙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城墙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
为了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我国开始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体现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合理分流病
透明性作为建筑的一种视觉和空间特征始终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自从柯林罗提出透明性的经典建筑理论,“透明”建筑便不断涌现。国内关于透明性的研究较晚,研究主要局限在美学理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目前,城市色彩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城市力图打造有特色的城市色彩景观。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占30%左右,对于城市景观而言,居住
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加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小城镇风貌不断转换、雷同,并在风格上趋向一致,人们已无法对缺乏个性的整个小城镇乃至小城镇之间的形态加以识别和记忆,导致“千镇
在机动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峻。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一种片面的做法,如很少从不同等级道路与全市道路系统的关系着眼、不分析各条道路的性质和具体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特殊现象,集中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艺术家大量涌现在北京,并陆续形成了若干聚集区域。近几年,这些集中了大量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美术馆等部分的艺术区正在北京活跃起来,大规模发展、建设,逐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的软技术体系研究”的子课题,试图在该项目的框架下,以城市设计为指导思想,对居住领域中相对完整独立的范畴——城市住区
大学生的餐饮活动是其最频繁的交往活动,如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交往需求,体现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新型大学生餐饮空间和环境,已成为我国高校餐厅建设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