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金属质感的物品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在光线照的射作用下,光滑靓丽的外表总能呈现出光彩绚丽的迷人效果。这种既迷人又带有隐性的视觉效果逐渐被绘画界的艺术家们关注着。翻开历史的画册,金属质感在西方绘画作品中颇为频繁的呈现。笔者出于对金属质感的着迷,尤其是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中,不同艺术家对于金属质感表现所呈现出的趣味性,成为了笔者在研究方向上的强劲动力。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金属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首先,金属质感的表现在西方绘画创作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对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罗可可艺术中表现不一的绘画作品多层次解读的同时,金属质感在绘画作品当中的含义也将得到诠释。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两段不同时期的德国艺术家门采尔和基弗为例,通过他们的作品发掘金属质感在绘画当中的意义,对于绘画主题确立产生的影响。其次,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风格千差万别,创作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通过对金属质感在绘画中与肌理、明暗、色彩的关系进行分析,解读作品当中金属质感表现手法的理论含义与应用方式。再次,将绘画中的多样性和同一性、封闭的和开放的形式为两个论点,通过对金属质感在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相关的作品中进行比较,探讨金属质感在艺术形式与风格上的关联与意义。最后,在个人绘画创作和思考中,以金属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为探索依据,引领创作思绪,找到绘画的题材与主题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