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从国际上看还是从国内情况看。公司因财务危机破产的事件越来越多,并呈上升状况,特别是上市公司。因其具有业绩好、规模大、管理规范等优势,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该类企业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企业组织。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处在激烈的商品生产、交换和获取生产要素的竞争中,必须遵守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这部分质优企业也必须面临财务困境的威胁。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证监会为了减少市场对该类股票过分的投机炒作,对该类上市公司带上“ST”的帽子,我们可以看看我国典型财务困境公司代表的“族群”现状。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问题实属当务之急。本文从财务困境成本和风险管理开始研究,用财务杠杆来对财务困境进行衡量,通过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进行观察,以发现为了减少财务困境成本而进行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套期保值是否一直是有效的,公司是否有进行套期保值的动机。本文用财务杠杆与风险暴露公司的套期保值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因为有研究证明,套期保值不仅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避险措施之一,还可以减少财务困境成本。本文在进一步阐述国内外对目前财务困境和财务困境成本研究,扩展当前关于陷入财务困境成本前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并提出作者自己建立的理论模型。通过运用综合数据对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显示股东喜欢在事后(例如:发行债券之后)进行风险管理活动。而股东甚至没有在事前有个进行风险管理的承诺。同时。这个模型预测了对于适度(高)财务杆杠公司的杆杠和套期保值之间的一个正或负相关。
本文通过运用CSMAR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在外汇风险暴露,商品风险暴露等方面进行LOGIT和TOBIT等模型分析,证实与理论一致的结果:杆杠和套期保值并不是单调的关系,而是一个非单调关系。财务困境成本和套期保值之间是一个U形的关系。更进一步的说,对于高度集中的行业中的财务困境公司来说。财务杆杠在套期保值上的作用更大,有更高的套期保值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