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要更好的完成“两型社会”的建设,在农业方面就要构建“两型”农业。研究发现,都市农业这一新兴现代农业形式,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正好与建设“两型农业”的内涵相吻合。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都市农业多功能定位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选择。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都市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理论空白,而且对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的建设以及都市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功能研究,本研究认为都市农业具有多功能的特征,各功能的优先发展顺序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或资源条件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其功能的拓展应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发展规划,将长株潭地区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功能。同时将长株潭都市农业分为了四大功能区,并对不同功能区都市农业优先发展的功能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是在绿色供应链的框架下,通过供应链跨链间的合作与协调来实现资源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赢的一种供应链网络组织系统。长株潭都市农业的四大功能区除了纯生态区以外(纯生态区提供的是休闲服务业,需要顾客上门体验,不存在本文所研究的供应链),其他三区都要兼顾生态和经济功能。由此可见,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正好是与长株潭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相符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文章通过对关联供应链模式概念内涵和特征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关联供应链实施的必要性,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构建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进行了对福建圣农集团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认为长株潭地区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的发展可以借鉴圣农集团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