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Gli-1、MMP1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和MMP1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它们与肝细胞癌的临床分型、病理因素等之间的关系,为诊治肝细胞癌在临床上找寻新的突破口。研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32例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和11例正常肝脏组织中Gli-1和MMP1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Gli-1在肝细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1.9%,在癌旁组织为12.5%,在正常肝脏组织为9.1%,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在肝细胞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肝细胞癌组织(P<0.05),Gli-1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脏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li-1阳性表达率在Ⅰ~Ⅱ期的40.0%远低于Ⅲ~Ⅳ期的86.4%(P<0.05),T1~T2期的50.0%远低于T3~T4期的85.0%(P<0.05),无淋巴转移的46.2%远低于有淋巴转移的89.5%(P<0.05),无远处转移的45.5%远低于有远处转移的85.7%,但其表达与年龄、性别、是否患有乙肝、有无肝硬化、术前甲胎蛋白水平等没有关系(P>0.05)。3、MMP11在肝细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5.6%,在癌旁组织为18.8%,在正常肝脏组织为18.2%,组间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1在肝细胞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肝细胞癌组织(P<0.05),MMP11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MP1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Ⅰ~Ⅱ期的36.4%远低于Ⅲ~Ⅳ期的81.0%(P<0.05),T1~T2期的33.3%远低于T3~T4期的78.3%(P<0.05),无淋巴转移的33.3%远低于有淋巴转移的85.0%(P<0.05),无远处转移的30.0%远低于有远处转移的81.8%,但其表达与年龄、性别、是否患有乙肝、有无肝硬化、术前甲胎蛋白水平等没有关系(P>0.05)。5、Gli-1和MMP11表达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正相关。结论1、Gli-1与肝细胞癌的浸润转移相关。2、MMP11与肝细胞癌的浸润转移相关。3、Gli-1和MMP11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进程,较高表达的Gli-1和MMP11可能是促进肝细胞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检测Gli-1、MMP11蛋白的表达,可为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第二部分Gli-1、MMP11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表达,采用环巴胺抑制该信号通路后观察Gli-1、MMP11的变化,研究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验证环巴胺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1、培养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并加药处理。2、MTT法检测环巴胺对肝癌细胞的时间-剂量-效应曲线及中效浓度。3、Western-blot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加入环巴胺前后Gli-1、MMP1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环巴胺处理SMMC-7221后可抑制细胞增殖、生长,细胞由饱满的梭形贴壁生长变为轮廓欠清的圆饼状,在一定浓度下抑制率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加大,在相当的范围内具有药物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依赖性。作用48h后的IC50为16±0.52μmol/L。2、环巴胺作用于SMMC-7221后Gli-1、MMP11表达均下调。结论1、环巴胺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221的增殖。2、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与MMP11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环巴胺可能对肝癌具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