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的错误知觉分析:以美国的“中国威胁论”为例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是美国对中国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客观情况认知所得出的“威胁认知”的结论。对“中国威胁”的认知,是作为认知主体的美国对作为认知客体的中国各种相关信息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受到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局限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美国所得到的有关“中国威胁”的认知中存在错误知觉,这种错误知觉决定了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的错误本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错误知觉的产生是由于认知主体以及认知客体之间的互动中产生了某种非客观或非理性的过程。从国际关系理论中外交政策分析认知学派的角度进行分析,决策者受自身认知条件的局限,会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产生错误的认知或错误知觉。而在错误知觉的产生中,尤其以基于主体的认知结构和逻辑推理而对威胁信号进行选择性的心理推论为主,由于对威胁的感知本身就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威胁认知中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知觉。 本文旨在以认知过程中错误知觉的视角对美国的“中国威胁论”进行分析,从军事、经济、文明三个方面对美国的“中国威胁论”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从而证明美国形成的“中国威胁”认知的错误。本文将以错误知觉分析为方法,以国际关系微观分析理论为框架,以研究“威胁”、“威胁认知”为系统研究的基础,从认知分析的角度研究美国在对中国“威胁”的认知中产生的错误知觉,并通过指出这些错误知觉,使美国在今后对中国认知的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知觉,消除它们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以实现中美两国的更良好的沟通,进而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租船经纪人在船东、租船人之间进行积极的中介活动,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传递租船信息,对顺利完成交易,促成双方签订租船合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英美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