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的民事权利的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盛行,网络虚拟空间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领域,并冲击着既有社会、法律和经济规则。特别是近几年,虚拟社区的发展所衍生的一系列涉及虚拟财产利益、虚拟人格利益等的案件层出不穷。在国内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有的已有定论。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民法没有对相关侵犯虚拟财产行为、侵犯虚拟人格行为有明确的立法规定,甚至对虚拟财产及虚拟人格都没有进行明确的理论支持,所以实践中的处理多是通过对相关条文做扩张性解释或干脆勉强将虚拟利益套入现实,以谋求具体案件的法律依据。这样做往往导致虚拟主体利益受到侵害后寻求不到应有的法律救济,更导致这类产生实际侵害后果的行为还会以更大数量、更复杂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出现,从而制约网络虚拟社区的正常发展,故对此问题进行民法研究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对于虚拟社区中,虚拟财产应如何定性,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民法意义上的财产,虚拟人格应如何定性,虚拟人格与传统人格利益有哪些区别与共同点,我国民法均未有明确规范,凸现了对虚拟社区内虚拟财产及虚拟人格保护的真空地带。本文拟从国内外虚拟财产及虚拟人格的立法、司法和实践的角度,就虚拟社区中的民事权利进行尝试性探索。全文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部分分析了现有民法制度在虚拟社区发展中的局限性。先从外因角度分析了网络环境对民法及民法理论的影响,从民法的价值理论和基本原则展开,指出传统民法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发展中不得不正视的客观影响。然后又从现有民法制度在虚拟社区发展中的局限性这个客观现实入手,分析了传统民法中关于财产权和人格权的理论及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第二部分对虚拟财产权这一新型权利进行论述。虚拟财产权国内外多有研究论述,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借鉴案例,对虚拟财产、虚拟财产权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详细分析了虚拟财产权的属性、特征、及权利内容。第三部分对虚拟人格权进行了突破性的研究分析,从传统人格权入手分析,结合实践判例、网络事件及虚拟社区自治规范,对虚拟人格、虚拟人格权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详细分析了虚拟人格权的属性、权利内容及虚拟ID人格权财产化等问题。从理论的角度看,对虚拟财产权和虚拟人格权相关理论的研究不仅能改善国内外对这两个问题既有研究的非常有限的的现状,同时也能对民事权利在虚拟社区中的扩张与泛化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对网络虚拟空间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从现实的角度看,保护虚拟财产利益及虚拟人格利益对促进网络技术和虚拟空间的繁荣,维护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是按照效用最大化来进行自己的决策,然而从证券市场中的大量异常现象来看,投资者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在中国证券市场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维持了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与其相伴随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土地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是有限的,土地供给的紧缺
分解炉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中的核心设备,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一直是水泥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分解炉同时又是一个耗能设备,大量消耗煤炭资源。长期以来,我国干法水泥工业
目前,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初步实现了体制和机制创新,“以人为本”深入人心,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基本建立了与现代银行制度相
游梁式抽油机具有机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因而在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游梁式抽油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认识其工作性能,是挖掘现役设备潜能,提高其工
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完整而严密的宣传思想体系,指导了各项宣传工作的开展,对于完成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使命和任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思想
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关系已经成为现时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有效解决好绿色壁垒问题,对于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倾向于以客观中立的视角看
本论文运用历史学解释与分析、比较与综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从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历史的发展为经线,民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损益表逐渐成为财务报表体系的核心,投资者将有关收益的财务指标视为最重要的会计评价指标。最近几年,利润质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利润质量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中心城市,也滞后于全国县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