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以皖西白鹅为试验动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硼酸的形式补硼,通过对皖西白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来研究硼对皖西白鹅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皖西白鹅的生殖激素水平及各时期等级前卵泡的数量,研究硼对皖西白鹅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育的影响;通过对蛋品质、蛋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来研究硼对皖西白鹅种蛋质量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来研究硼对皖西白鹅肝肾等功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硼对皖西白鹅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672502,31502137,31501968);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03a06020002,17030701004);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编号:KJ2017ZD4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皖西白鹅为试验动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硼酸的形式补硼,通过对皖西白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来研究硼对皖西白鹅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皖西白鹅的生殖激素水平及各时期等级前卵泡的数量,研究硼对皖西白鹅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育的影响;通过对蛋品质、蛋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来研究硼对皖西白鹅种蛋质量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来研究硼对皖西白鹅肝肾等功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硼对皖西白鹅繁殖行为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日粮补硼尤其是114mg/kg补硼剂量时显著降低了皖西白鹅的求偶和交配频次(P<0.05);但是补硼组的产蛋数和平均蛋重升高,也表明了其就巢性的降低,其中以57mg/kg补硼组的产蛋数最多,114mg/kg补硼组的平均蛋重最高;同时补硼组的种蛋的合格率明显提升,降低了畸形蛋的发生率,以114mg/kg补硼量效果最好;补硼组对饲料的利用率也升高,57mg/kg补硼剂量的效果最明显,降低了料蛋比;硼的添加提高了种蛋的受精蛋孵化率,以114mg/kg剂量效果最好。结果表明,硼的添加提高了皖西白鹅的产蛋率和孵化率,减少了畸形蛋的发生,提高了种蛋的合格率,并且以114mg/kg的补硼剂量对提升整体的繁殖性能效果更好。2.硼对皖西白鹅母鹅各时期等级前卵泡数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硼对皖西白鹅产蛋期等级前卵泡的发育和生殖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补硼组的各阶段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7mg/kg补硼组的等级前卵泡数与114mg/kg补硼组接近(P>0.05)。与对照组相比,57mg/kg补硼组和114mg/kg补硼组的血清GnRH、FSH、LH、E2、P和PR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114mg/kg补硼组的血清GnRH、FSH、LH、E2、P和PRL水平显著高于57mg/kg补硼组(P<0.05),而57mg/kg补硼组和114mg/kg补硼组的血清LEP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并且114mg/kg补硼组的血清LEP水平显著低于57mg/kg补硼组(P<0.05)。结果表明,硼可以促进产蛋期皖西白鹅等级前卵泡的发育,对其子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缓因产蛋导致的能量的损失,以114mg/kg硼添加量的效果更为明显。3.硼对皖西白鹅蛋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补硼组的鹅蛋蛋型指数维持在1.45上下,在优等鹅蛋范围内,各组蛋壳色泽和蛋比重无显著差异;且在产蛋后期,补硼组鹅蛋的蛋壳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14mg/kg补硼组,两个产蛋期鹅蛋的蛋黄比率均有显著升高(P<0.05),硼的添加对整体的鹅蛋品质有所提升。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日粮中硼的添加,提高了鹅蛋粗脂肪的含量,降低了粗蛋白的含量,尤其以产蛋中期鹅蛋的粗蛋白水平在114mg/kg补硼组的降低最为显著(P<0.05)。随着硼的添加,鹅蛋内整体氨基酸水平及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例均相继降低,但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硼在某些方面提高了皖西白鹅种蛋品质,但是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鹅蛋的营养价值。4.硼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水平在114mg/kg补硼剂量时显著降低(P<0.05),血清AST水平在补硼组的含量均升高,且114mg/kg补硼剂量较为显著(P<0.05),血清LDH水平在57mg/kg补硼组和114mg/kg补硼组均显著升高,血清ALP、TB、IB水平无明显差异,57mg/kg补硼组的TP水平升高,114mg/kg补硼组的TP水平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而57mg/kg补硼组的A/G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CRE水平在在114mg/kg补硼剂量时降低,补硼组的血清BUN、Ca、IP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UA含量基本保持一致;补硼组的血清TC、GLU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升高,血清T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CRP水平在114mg/kg硼添加剂量时相对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硼可以改善皖西白鹅肝细胞的损伤,增强肝的分泌及排泄功能,对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机体对血糖和血脂的合成能力,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其他文献
从焦化厂附近农田污染土壤及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到4个菲、萘复合降解菌群,其中驯化自活性污泥的复合菌群96 h内对菲、萘的降解效率分别达到85.90%和79.45%,驯化自污染土壤的复合菌群对菲和萘降解效率分别为52.63%和52.15%。为比较不同复合降解菌群的物种结构及多样性,进一步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16S rDNA的V3~V4区序列。4个复合菌群共产生
现代生猪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密集型群养环境下生猪的争斗行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生猪福利健康与生产性能以及养殖场经济收益。因此,在生猪群养过程中准确识别和检测出是否有争斗行为发生,进而通过及时的人工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生猪因争斗而出现的伤口感染甚至死亡等现象的发生,对实现生猪健康养殖和提升养殖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视觉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面向视频的非接触式争斗行为自
近年我国养殖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特种经济动物、药用动物的养殖愈发受到重视,尤其是养鹿业更是受到了广泛开发应用,由小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在阻碍养鹿业发展的各个因素中,寄生虫病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肠道寄生虫病更是鹿寄生虫病的研究重点。鹿类感染肠道寄生虫病不仅机体健康、生产性能会受到影响,鹿相关的产品的质量也不能幸免,比如皮毛的美观度、鹿茸的生长速度和药效等,严重时还会导致鹿死亡,这些危害在幼龄鹿
药物性肝损伤与代谢性肝损伤东俊宏等一、药物性肝损害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制的进步与应用的普及,其副作用的发生率亦见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约占药物副作用的4%~7%,甚至偶可发生致命的病例。药物性肝损害分可预知的剂量依赖性与不可预知的非剂量依赖性,即以发热、嗜...
我国的小提琴艺术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在民族领域有着相当出彩的成绩,然而,受到文化全球趋同化现象的影响,我国的小提琴艺术还存在个性养成以及风格沉淀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文章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针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身份认同与艺术特色培养进行分析,对我国在小提琴领域方面的建设以及思想发展浪潮进行了梳理,针对于我国小提琴艺术在历经本土化发展之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旨
鲁迅一生尚侠。作为一个作家,他研究侠文化,创作表现侠义精神的作品,而且他敢爱敢恨,爱憎鲜明;爱国忧民,勇于担当;抗争到底,从不妥协;孤身苦战,无所畏惧,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侠义精神。研究鲁迅这种精神,对于全面深入地理解鲁迅及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奶牛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评估奶牛生产性能与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对精准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工评分存在低效和强主观性等问题,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体况评分方法由于特征均为人工定义和选择,具备经验性和主观性,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较差。基于深度学习的奶牛体况评分方法可以更高效、更自动地提取体况相关特征,通过端到端的体况评分模型来对奶牛体
寄生虫病是禽类养殖中常见的一类重要疾病,可导致家禽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甚至造成禽类死亡,可对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外,禽类还可感染一些人畜共患或具人畜共患潜力的寄生虫,并成为人类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来源,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禽类可成为人类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来源。安徽是养鸭大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大,散养鸭养殖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散养使得鸭感染各种肠道寄生虫的几率增大。考虑到寄
粮食生产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病害影响将会导致产量降低,造成经济损失。但由于病害之间特征相似,仅依靠经验进行处理,可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同时病害程度不同,防治措施会有区别,因此及时根据大豆植株患病等级采取措施,对有效进行病害防治、避免药物浪费、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针对主要粮食作物如:玉米、水稻等病害识别研究
在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作为外部公共干预的政府治理工具,更加注重主体性、差异性、综合性。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减缓城乡二元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辅助国土资源分配的基石。乡村建设发展至今,各地方都陆续开展了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聚居点布局等规划,在加深乡村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引发了体系紊乱、保障落后等问题。本文总结村级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以实用为导向的村庄规划发展要点,从规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