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羊膜在延迟性可调整性斜视矫正手术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用30只新西兰白兔进行预期的,由隐蔽观察者实行的对照研究。把60只兔眼随机分为两组,羊膜组与对照组。在对实验兔上直肌行后徙术之后,在羊膜组将一片人冻干羊膜放置在巩膜和上直肌之间并最终使其包裹上直肌。未接受羊膜包裹而单行后徙术的上直肌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后第1、3、5周,分别检查每条肌肉的延迟调整能力。记录肌肉与结膜和巩膜的粘连程度、可调整程度及所需力量。随后,安乐死后摘除兔眼眶内容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在对照组,术后一周组织黏连发生并且仅有2眼能被调整,其余肌肉均不能被调整。在羊膜组,组织粘连被明显抑制,直到手术后第5周肌肉仍能被调整。而且,与非羊膜植入的眼外肌相比,羊膜植入可以明显减少眼肌周围炎症和纤维化。
结论: 羊膜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应用于延迟性可调整斜视矫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