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与政府应对策略相互关系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关中地区作为王畿之地、国都所在,地位尤为重要。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已有学者对其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但由于研究目的和所用资料的不同,导致各成一家,出现了多种结果,给后人的研究造成诸多不利。本文在拓宽史料来源的基础上,对关中地区的灾害重新做了统计,得出了新的结论。同时,唐代政府的应灾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多,有对其荒政体系总体性的研究,也有对其中一项或几项措施分别研究的,但总地来说其成果多对政府的应对持肯定的或否定的态度,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其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对唐代政府的应灾策略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再者,到目前为止,对于唐代水旱灾害与政府应对策略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很少,几乎一片空白,从这个角度讲,本文的研究还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整体上可归结为三大部分,一是水旱灾害的概况,分析其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和影响;二是政府的应对措施,包括灾前的防御、灾中的救助和灾后的补救,并对其行政管理体制做了简要分析;三是水旱灾害与政府应对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范围的界定、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唐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做了分类统计,并对其分布特点和影响做了分析。总结得出关中地区旱灾在年际分布上唐前中期较多,后期较少,且有明显的高发期和稳定期交替现象,在月份分布上春末和夏末是高发期,且连旱现象严重;水灾在年际分布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在月份分布上夏秋两季较多,尤以农历7、8月份最为频繁。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关中地区的农业、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交通、灾民的心理以及自然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部分,对唐代政府应灾策略及其成效做了一分为二的客观分析。从唐人的灾害观谈起,得出农本思想、民本思想、灾害天谴论等是政府积极应对灾害的思想背景,在此基础上对唐代政府在灾前的预防、灾中的救助和灾后的补救各项具体措施都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对唐政府的行政管理机制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这些政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灾害形成的悲惨境地有所改善,但因其出发点的局限性导致了其实效并不是很好。第四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简要的分析。一方面,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政府应对策略出台的直接诱因,是促使唐代政府应对措施不断地完善的直接因素。同时,政府的应对也对水旱灾害的发生、危害程度等产生了一定的消减或加深的作用。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项目管理模式;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取费是代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代建制改革的成败,因
现在,公用及家用系列产品可以使用一种名为Polygiene^TM的高质量热固性树脂来生产。这种塑料可以杀灭SARS病毒以及一系列的细菌、霉菌和真菌,同时,它还可以有效作用于耐药性金黄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O2中的表达差异性。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HITmRNA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简称HepG2)及人正常
近十多年来,逐渐普及风靡世界的网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网球已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热门运动。借着这股网球热潮,以提高我国网球运动
一分为二是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由于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渗透,必然形成一个势均力敌、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中间性区域,故而常能构成第三方。亦即是说,事物又常可一分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