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燕山绒山羊母羊产羔后45 d内生殖激素变化规律、泌乳期诱导发情效果和相关生殖激素变化,以期为绒山羊泌乳期配种、提高繁殖效率提供技术指导。1、燕山绒山羊母羊产后45 d内生殖激素变化规律研究。选择10只经产、体况健康的产后燕山绒山羊母羊,母羊产羔当天为试验开始的第0 d,在母羊产后12 h进行第一次采血,之后每隔5 d在同一时间点采血1次,直到产后45 d,共计采血10次,分析母羊分娩后泌乳期FSH、LH、PRL、P4和E2变化。结果表明:母羊产后初期FSH和LH均处于较低水平,产后第10 d血清中FSH和LH均达到整个试验期间的最低水平,显著低于15 d、20 d、25 d、30 d、35 d、40 d、45 d(P<0.05);产后第45 d血清中FSH和LH则达到整个试验期间的最高水平,FSH除第40 d之外,与其他时间段差异显著(P<0.05),而LH除了第35 d和40 d外,与其他时间段差异显著(P<0.05)。母羊产后血清中PRL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在产后第10 d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15 d、25 d、30 d、35 d、40 d、45 d(P<0.05),产后45 d血清中PRL浓度达到最低水平,显著低于0 d、5 d、10 d、15 d、20 d(P<0.05)。产后第0 d血清中E2浓度为整个试验期最低值,显著低于15 d、20 d、25 d、30 d、35 d、40 d、45 d(P<0.05),在产后40 d E2浓度达到最高峰,显著高于第0 d、5 d、10 d、15 d、20 d、30 d(P<0.05)。母羊产后初期P4的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产后第10 d达到整个试验期的最低水平,显著低于25 d、30 d、35 d、40 d、45 d(P<0.05);产后第15 d开始P4浓度逐渐上升,在产后35 d达到整个试验期间的最高水平,显著高于第0 d、5 d、10 d、15 d、20 d、25 d、30 d(P<0.05)。2、燕山绒山羊母羊泌乳期诱导发情效果及相关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选择经产、体况良好、体重45 kg左右的泌乳期燕山绒山羊母羊45只,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分别于产后25d、35 d、45 d采用孕酮阴道硅胶栓(CIDR)+FSH的方法诱导发情:CIDR埋植13 d(300 mg/只),在撤栓前12 h及撤栓时分别注射50 IU和25 IU的FSH。撤栓后统计096 h发情率,在埋栓的第0 d、4 d、9 d、13 d及发情羊发情时(埋栓后1415 d)采血,未发情羊在发情期结束后采血,检测FSH、LH、PRL、P4和E2浓度。结果表明:A、B和C组的发情率分别为60%、53.33%和80%,发情多集中在24-72 h。埋栓前,即试验0 d时A、B和C组FSH、LH、PRL、E2和P4无显著差异。FSH和LH在撤栓时达到最低,撤栓后升高;14-15 d,所有发情羊FSH和LH均高于未发情羊,但只有A、B组FSH差异显著(P<0.05)。1415 d,PRL浓度最低(P<0.05);试验期间,除第9 d外,C组发情羊PRL显著低于未发情羊(P<0.05),其余各组内发情羊与未发情羊PRL无差异。1415 d,三组发情羊血清中E2迅速升高而P4降低,E2浓度高于埋栓期(P<0.05);试验期间,各组内发情羊与未发情羊E2和P4无差异。015 d,各组发情羊之间及未发情羊之间PRL、P4无差异,各组发情羊间FSH及未发情羊间E2均无差异;4 d,A组未发情羊FSH低于B组(P<0.05),LH高于C组(P<0.05);13 d,B组发情羊LH低于C组(P<0.05),1415 d,E2高于C组(P<0.05)。综上,燕山绒山羊母羊产后45 d内FSH、LH、E2变化规律一致,均呈波动式上升;PRL在产后10 d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之后呈波动式下降;P4在产后10 d内维持在低水平,产后1535d呈上升趋势。燕山绒山羊母羊产后45 d诱导发情效果较好;外源P4可大幅度降低PRL浓度,发情时FSH、LH和E2的分泌同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