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超微针刀介入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配合电针治疗的疗效,进一步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方案的优化。 方法: 病例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推理疗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共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随机数字表)。治疗组在发病的急性期(0-7天内)给予超微针刀治疗1至2次,恢复期(7-10天以后)予电针治疗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至痊愈即止,;对照组仅在恢复期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电针治疗,两组药物治疗相同。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量表评分(House-Brackmann)和面部残障指数(FDI)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两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FDI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FDI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疗效明显(P<0.05)。 3.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FDI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4.两组安全性无明显差别,超微针刀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未增加意外风险。 结论: 超微针刀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介入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症状,缩短治疗的时间,促进面神经更快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未增加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