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政策是国家、社会用以抗击、预防犯罪的一系列战略、方针以及具体措施的总和。刑事政策的制定、实施有其不可或缺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本文通过对刑事政策与其文化基础的讨论,尝试着将刑事政策的研究引向其所凭据的基础层面。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刑事政策与文化关系进行了初步论述。首先,探讨了刑事政策与文化的定义及范围,着重分析了文化对刑事政策的作用即文化影响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刑事政策的实施、运行,影响刑事政策的变迁。指出了不同时期文化所蕴涵的犯罪观与刑罚观对刑事政策起直接作用。同时,对刑事政策对文化的作用做了简要论述。其次,对西方社会的文化及其蕴涵的犯罪观、刑罚观的变迁与其刑事政策的嬗变作了历时性的考查。可以明显观察到,西方社会刑事政策是随其文化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
再次,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及其蕴涵的犯罪观、刑罚观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可以看到,由于文化基础的不同,中国古代社会的刑事政策体现出了独具的特色。最后,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刑事政策实践,对“严打”刑事政策作了文化透视,指出当代中国刑事政策实践中出现重“严打”轻“综合治理”局面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的。
经过以上分析,作者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不同时期的文化及其蕴涵的犯罪观与刑罚观是刑事政策的制定、实施、运行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基于此结论,作者提出,随着当代中国的文化从“国家本位”的文化向“和谐文化”转变,我们必须要确立科学的犯罪观与理性的刑罚观,解决刑法万能主义与重刑主义倾向,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