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烯丙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针对环氧丙烷异构化成烯丙醇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不高,本文从制备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磷酸锂催化剂出发,比较了多种磷酸锂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且研究了它们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通过对比磷酸锂催化剂使用前后的结构变化,探究了催化剂的反应机理。采用沉淀法分别制备了化学计量比磷酸锂和碱性磷酸锂。通过对其催化性能和晶体结构比较,可以得出化学计量比磷酸锂的催化效果较差。对于碱性磷酸锂,pH值越低催化性能越好。随着碱性磷酸锂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晶粒尺寸会增大,但是催化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制备了煅烧温度不同的碱性磷酸锂,通过XRD、热分析、红外光谱(IR)、BET比表面分析等表征手段探究晶型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磷酸锂有两种晶型:γ-Li3PO4和β-Li3PO4晶变温度在620-720℃之间。煅烧温度的升高,会使得磷酸锂比表面积下降,而晶粒尺寸会相应增大,而催化性能则会降低。在催化过程中,β-Li3PO4会部分转变为γ-Li3P04。通过改变磷酸钠和氢氧化锂的加料顺序,制备出一系列碱性磷酸锂:LLi3PO4(Li+加入PO43-中)、NLi3PO4(PO43加入Li+中)、SLi3PO4(PO43和Li+并加)。通过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来表征磷酸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三种磷酸锂均为β-Li3PO4且均具有中空结构,而LLi3PO4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这可能与其孔径大、结晶度较高有关。反应前后的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IR)、7Li固体核磁(7Li 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锂表面存在中等强度的碱性位点和较弱的酸性位点。使用后的催化剂表面会出现一些积碳,这些积碳主要为短链的烷烃和烯烃。磷酸锂晶格内存在两种不同锂离子,反应过程中,这两种锂离子会扩散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