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un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肥大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两者都可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目前对其细胞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仍然不十分清楚。Rho家族的小分子G蛋白Cdc42,主要是作为一个细胞内的分子开关,参与细胞极化、基因转录、迁移、细胞骨架形成和癌细胞侵袭等细胞活动。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Cdc42缺失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利用Cdc42flox/flox小鼠和MLC-2C-Cre小鼠进行杂交得到生长发育良好且可以稳定繁殖的心脏特异性敲除Cdc42flox/flox[Cre]小鼠。利用Langendorff系统灌流离体心脏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观察流量的变化情况和心肌细胞释放LDH的量分析心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简称IS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简称AngⅡ)两种不同的药物处理体外成年心肌细胞,并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分析Cdc42调控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结果:我们观察到,在控制灌注压稳定的条件下心肌特异性敲除Cdc42小鼠心脏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与正常小鼠组比较,其冠脉灌流量增加,而心肌细胞释放的LDH含量明显减少。在药物处理体外成年心肌细胞时,发现Cdc42缺失可明显降低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钙调磷酸酶催化亚基A(PPP3CA)表达,进而调节心肌细胞转录因子GATA4和Mef2的表达。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心肌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模型小鼠。该模型鼠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GSK-3β和PPP3CA表达上调,进而抑制心肌细胞转录因子GATA4和Mef2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三金属核-壳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结构性质,磁性和催化性质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认可和研究。本文主要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i原子的加入对正二十面体Pd13-nNin@Pt42纳米颗粒的
该研究以转1Dx5基因小麦B73-6-1和B72-8-11b后代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表达显著差异的不同突变单株的各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其外源目的基因遗传与表达的稳定性及可能产生的其他非目的性状的变异等进行研究。初步探究转基因小麦不同突变类型后代的遗传特性,旨在为利用基因工程途径获得新种质并成功应用到生产中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基因及突变HMW-G
由于磷酸亚铁锂电子导电率低、锂离子的扩散速度慢,导致其初始容量损失、倍率放电性能差、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差,从而影响了实用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