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 let-7e-5p靶向调控p21和Caspase-3在苯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苯(Benzene,C6H6)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室内装修的涂料、有机溶剂、汽车尾气和烟草燃烧等。长期低水平苯暴露可导致慢性苯中毒,可引起严重的血液系统的损伤,如全血细胞的减少,严重者可导致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和白血病。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经过一系列代谢,最后在骨髓生成终致癌物1,4-苯醌(1,4-Benzoquinone,1,4-BQ)。研究发现在苯代谢过程中可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对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造成氧化损伤,引起机体遗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进而造成血液系统更新与分化功能的障碍。微小核糖核酸,英文名为micro RNA(mi RNA或mi Rs),是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m RNA的3’-非翻译区(3’-UTR)的互补序列来调节基因表达。目前的证据表明,人类基因组很大一部分受mi RNA调控,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癌症等。let-7家族是在哺乳动物中第1个被确定的mi RNAs,也是公认的抑癌基因,对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重要影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苯暴露可抑制小鼠骨髓细胞let-7的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let-7e-5p可以结合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let-7e-5p可能参与苯致造血抑制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C57BL/6野生型小鼠建立苯中毒小鼠模型,研究苯暴露对小鼠血液系统的毒性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let-7e-5p,p21和Caspase-3在苯暴露导致小鼠造血细胞氧化损伤中的特异性表达。进而利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构建let-7e-5p过表达细胞株,探讨其对1,4-BQ致细胞毒性的调控机制,验证let-7e-5p过表达是否通过靶向p21和Caspase-3双通路调控1,4-BQ致细胞毒性。最后通过苯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血常规、内暴露剂量以及氧化损伤指标的比较,结合两组人群外周血中let-7e-5p、p21和Caspase-3 RNA表达的差异,分析苯内暴露水平、let-7e-5p及其通路基因水平、氧化损伤和血液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let-7e-5p及其通路基因异常表达作为苯诱导造血毒性生物标志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与结果1.苯暴露小鼠的血液毒性及let-7e-5p调控通路的特异性变化选用C57BL/6小鼠分为四组,每组6只,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28天苯染毒实验,染毒浓度为0,6,30和150 mg/(kg-b.w.),染毒期间称量小鼠体重。染毒实验结束后,剥离小鼠的四肢骨及主要脏器。计算每组小鼠的脏器系数,分析苯对小鼠氧化损伤相关指标、let-7e-5p调控通路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血常规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g/(kg-b.w.)苯染毒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减慢;小鼠的胸体比和肾体比减小,肝体比和脾体比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显著降低。尿中苯巯基尿酸(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含量随着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加。氧化损伤指标检测中发现苯暴露组小鼠尿液中8-羟基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 G)含量增加。同时苯暴露小鼠骨髓细胞let-7e-5p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和p2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以上结果表明苯暴露可造成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和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同时出现let-7e-5p、Caspase-3和p21基因的异常表达。2.let-7e-5p参与苯代谢产物苯醌的细胞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使用0、5、10和20μmol/L 1,4-BQ处理K562细胞株,通过MTT、Ed U和流式细胞仪等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氧化应激水平、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另外,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以及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0μmol/L 1,4-BQ染毒K562细胞24小时时,细胞相对增殖率显著下降,与EDU实验结果一致;ROS水平随着染毒增加而增加;细胞凋亡率与1,4-BQ染毒浓度有剂量反应关系。在1,4-BQ的作用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多数细胞增殖被阻滞在G1/S期。并且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let-7e-5p表达量下降,p21和Caspase-3 m 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表现为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所有结果均在1,4-BQ浓度为20μmol/L有统计学差异。设计mimics转染K562细胞获得let-7e-5p过表达细胞株及NC对照细胞株,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验证转染效率。使用20μmol/L 1,4-BQ处理两株细胞,同样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PCR实验结果显示let-7e-5p过表达细胞let-7e-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C细胞,表明构建let-7e-5p过表达细胞株构建成功。接下来选择20μmol/L 1,4-BQ处理两株细胞,let-7e-5p过表达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其NC细胞,细胞周期G1/S期的阻滞有所恢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在20μmol/L 1,4-BQ染毒后,let-7e-5p过表达细胞组p2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RIP实验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et-7e-5p可在分子水平同时靶向调控p21和Caspase-3发挥生物学功能。综上结果分析得出1,4-BQ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细胞凋亡。而且let-7e-5p可以靶向p21和Caspase-3双通路调节1,4-BQ造成的细胞毒性。3.let-7e-5p及通路基因与职业性苯暴露及血液系统异常关系的研究首先对低苯暴露下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选取江苏省某造漆厂,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卫生学监测了解各岗位的苯职业接触情况。应用我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和EPA模型对该厂苯暴露人群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岗位的暴露浓度均未超过我国的职业接触限值,根据“我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健康风险为相对无害状态;但是EPA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存在较高的致癌性和非致癌性,因此开展低苯暴露下的风险评估,对接苯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早期损伤标志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let-7e-5p及通路基因与职业性苯暴露及血液系统异常的关系。对江苏省涉苯企业159名接苯工人进行了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1:1匹配,以非接苯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人群的基本资料、外周血和尿液。提取外周血白细胞的RNA,分析let-7e-5p、p21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将收集的尿样检测S-PMA和8-OHd G的含量。与对照组人群相比,苯暴露组人群的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含量降低。苯暴露组人群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尿液中S-PMA和8-OHd 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CR结果显示苯暴露人群外周血白细胞中let-7e-5p的表达量降低,p21和Caspase-3的m RNA表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提示let-7e-5p、p21和Caspase-3的异常表达与苯致造血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苯致造血损伤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研究结论综上,苯染毒可致小鼠氧化损伤相关指标、血常规和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表现为苯暴露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升高,let-7e-5p、Caspase-3和p21基因异常表达以及外周血象异常。同时,过表达let-7e-5p可减少1,4-BQ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其机制主要是通过let-7e-5p靶向Caspase-3调控的细胞凋亡通路和p21调控的细胞周期通路。接苯工人白细胞中let-7e-5p及其相关通路基因Caspase-3和p21表达异常,且与苯内暴露剂量、氧化损伤指标和血液学指标有相关性。表明let-7e-5p可能作为苯暴露氧化损伤及造血毒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进行肾保留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的第一步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造影对患者进行扫描腹部CT扫描,从CTA图像中分割出肾和肿瘤组织的三维模型,以确定病灶位置、大小及形态学特征为医生提供视觉指导。随着多项国际性全监督肾脏语义分割比赛的开展,深度学习自动化分割结果的相关指标可以达到人工标注的90%。然而,由一个医院的带标注数据训练所得到的
多器官分割已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医学图像中标注多个器官的分割标签既浪费精力又耗费时间,所以现有的带有全标签的多器官数据集样本量通常很少。而大部分的数据集都仅仅被部分标注或只标注单个器官。现阶段的器官图像分割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有数据的分布情况,数据量越大越代表着更具泛化性的数据分布,因此需要一个能够利用多个不同来源部分标签数据集共同训练分割的算法。本文就部分标签数据的多器官分割算法展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用加密算法来加密通信数据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密算法依赖于密钥分发技术提供的密钥,比如公钥分发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提供了公钥,对称密钥分发为对称加密算法提供了对称密钥。目前密钥分发技术的安全实现多依赖于传统的PKI/CA体系,该体系存在着中心化和证书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和相关密码学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包括公钥分发和对称密钥
在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多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融合分类问题一直是非常关键的研究课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设备上的支持,人们可以从卫星、飞机等各种遥感平台上获取分辨率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复杂的遥感图像。这些遥感图像所特有的数据多源异构、目标结构多变、背景纷繁复杂等特性,使得传统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对其进行高效解译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深度学习在自然图像、视频和语音等领域的发
生物蛇在复杂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许多蛇形机器人被研制出来用于抢险救援、林业、军事、民用和医疗等领域。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驱动关节主要分为刚性驱动关节和柔性驱动关节两种。刚性驱动关节虽然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但是降低了蛇形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本文开展了变刚度二维蛇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与步态优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传统刚性驱动关节的蛇形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
传统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能和太阳能等优质的一次能源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电网在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方面遭遇了瓶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弃风弃光的现象。一方面,考虑到目前缺乏有针对性地对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进行逐时量化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如
复杂网络是由节点以及节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的离散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复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建模和分析复杂系统的重要且有效的工具。在观察和测量实际复杂系统时,人们所得到的复杂网络数据往往是不完整或含噪声的。判断两个节点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的链接预测,是复杂网络分析中的重要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链接预测的目标是:1)判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网络中的哪些节点对会形成
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作为一种具有自主航行、自动作业能力的水面平台,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是实现无人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当前发展的热点。相较于单一无人艇,使用多艘无人艇组成编队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容错能力。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动态
基于机器视觉的参数检测和测量是稻麦收获机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的方向之一。论文围绕割幅宽度和稻麦高度测量原理,作物边界线提取,稻麦高度线提取和算法验证,对智能稻麦收获机实时割幅测量和稻麦高度测量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研究视觉测高和测宽原理,获取测量图像。研究世界坐标系到像素坐标系的转换原理和逆透视变换原理,依据逆透视变换实现割幅宽度的测量;针对利用卷尺等传统测量方法测量稻麦株高效率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发展,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海洋能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关注。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采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作为发电机,动子与浮子直接相连,在浮子式波浪机作用下做往复运动,省去了传动环节,具有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稳定性强的特点,为同时实现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最大波浪能量提取,需要为系统选择合适的功率变流器与控制策略。鉴于捕获瞬时功率存在的波动问题,选择储能装置平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