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业协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称为第三方私人治理机制,是市场和政府都无法替代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国来说,行业协会对维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秩序、推动行业发展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行业协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还是相对落后,无论是行业协会的数量、规模,还是行业协会的社会影响力方面。本文试图对行业协会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进而用研究所得的理论来指导和促进我国行业协会的快速发展。本文的研究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再做进一步的推进,试图对行业协会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有新的认识和思考。本文以“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为研究视角,以案例研究为切入点,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对行业协会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考察了同质行业协会产生的原因。分工演进主要受制于交易效率,而交易效率表现为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的对比关系,在分工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如何降低交易费用是促进分工演进的关键。在交易费用中内生交易费用又成为约束分工演进的关键之关键。行业协会的本质是交易者为了获得分工的好处,通过支付一种外生交易费用(加入行业协会的各类费用)来降低总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我们还重点考察了行业协会的内生交易费用节约功能。然后,我们考察了行业协会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行业协会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分工。随着分工演进,同一行业协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会员之间趋同度会降低,也就是说会员之间的异质性会增加。具体来说,市场交易者之所以会加入行业协会,是为了获得行业协会提供的俱乐部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收益,而随着行业协会会员间趋同度的下降,它们享受到的俱乐部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收益在下降。因此,在某一临界点,会员就有退出原行业协会并联合同质企业加入新行业协会的激励。转型时期我国行业协会生成机制是异常复杂的,本文只是以“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为视角,来探索行业协会生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后续的研究中仍然有许多需要去进一步研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