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食管癌细胞经放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探讨重组人源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hR3)、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SBN-1)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不同放射敏感性食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1.具有放射抗拒性的食管癌细胞TE13R120的树立。TE13R120是TE13经反复γ射线照射(累积剂量120Gy)及逐步筛选后产生的。相差显微镜下及HE染色观察TE13及TE13R120的形态学差异;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验证TE13及TE13R120两种细胞的不同放射敏感性;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分析γ射线照射对两种不同放射敏感性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观察hR3、SBN-1单独和联合应用对TE13及TE13R120两种细胞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E13及TE13R120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用MTT法测定hR3、SBN-1及两药在间隔0h、6h、12h、24h各给药组对TE13及TE13R120的生长抑制情况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对TE13、TE13R12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对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食管癌细胞TE13经放射线反复照射至120Gy后放射敏感性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放射抗拒性的食管癌细胞TE13R120。1.1TE13及TE13R120形态学的差异:相差显微镜<WP=4>下可见正常生长的两种细胞呈单层、多边形贴壁生长。TE13细胞之间界限不够清楚,呈片状生长;而TE13R120细胞轮廓较清晰,形态不规则,呈梭形或纺锤形。HE染色可见TE13呈圆或椭圆形,胞浆丰富;TE13R120较TE13胞浆少,胞浆染色深。1.2TE13及TE13R120生长动力学差异:TE13R120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9.93h,长于亲代TE13(33.94h)。1.3TE13及TE13R120放射敏感性的差异:TE13的接种效率为38.17±7.65%,TE13R120的接种效率为47.67±5.84%。TE13及TE13R120的放射敏感性明显不同(D0值分别为1.29,2.31Gy,SF2值分别为0.50,0.63)。1.4两种细胞经4Gy放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自然状态下TE13 G0/G1、S、G2/M各期细胞百分数分别为57.89±11.56%、23.97±6.31%、18.14±5.25%,TE13R120 G0/G1、S、G2/M各期细胞百分数分别为71.77±6.54%、13.22±2.18%、15.12±4.54%。TE13增殖指数为42.11±11.56%,TE13R120增殖指数为28.35±6.72%。TE13及具有放射抗拒性的TE13R120在受到4Gy放射线照射后,两者出现不同的细胞周期分布改变,对放射线相对敏感的TE13在照射后12~24h出现了G1期阻滞,这种阻滞作用在12h时表现的最为明显,48h细胞周期恢复到自然状态。而TE13R120在受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不大,仅在受照射后出现了轻度的G2期阻滞,在24h时表现的最为明显。2.观察hR3、SBN-1单独及联合对不同放射敏感性食管癌细胞的作用。2.1经免疫组化染色,TE13及TE13R120细胞的EGFR表达均为阳性(TE13和TE13R120的EGFR表达均为+++)。2.2hR3、SBN-1单独、联合应用及间隔不同给药时间对TE13<WP=5>及TE13R1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R3、SBN-1及间隔不同给药时间组均对两种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给药组(hR3+SBN-1)对TE13和TE13R120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77.93±3.81%、86.09±4.35%,高于hR3单药组和SBN-1单药组。两药联合对TE13R120的增殖抑制作用高于TE13,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先给SBN-1间隔6、12、24h后给hR3各组抑制率高于先给hR3间隔6、12、24h后给SBN-1各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分析。hR3与SBN-1同时作用后12h,对TE13细胞产生明显的G1期阻滞(70.68±3.6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而对TE13R120可产生轻度的G1期阻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E13及TE13R120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凋亡率分别为5.20±0.92%、4.60±1.40%,给予4Gy剂量照射后12h,两种细胞的凋亡率有所增高,分别为5.30±0.55%、5.40±0.10%,hR3与SBN-1同时作用后12h,凋亡率为5.63±0.57%、4.93±0.25%,与对照组及照射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观察两种药物对凋亡的影响,我们检测了凋亡关键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由Table 4可见,TE13及TE13R120在正常生长情况下Bax表达相似,给予hR3和SBN-1共同作用12h后,Bax表达有所增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在两种细胞正常生长时都有较高表达,给予hR3和SBN-1共同作用12h后,其表达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食管癌细胞TE13经放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WP=6>性发生了变化,形成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TE13R120。2.放射线照射对TE13及TE13R12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明显不同。照射4Gy后12~24h,TE13出现明显的G1期阻滞,这种阻滞作用在照射后12h达高峰;TE13R120照射后各时相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高的放射抗拒性。3.hR3与SBN-1联合应用对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食管癌细胞产生了增殖抑制作用,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对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TE13R120更明显。4.hR3与SBN-1联合作用后12h使细胞周期发生了G1期阻滞;同时有可能通过促使TE13及TE13R120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