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源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联合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对不同放射敏感性食管癌细胞的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食管癌细胞经放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探讨重组人源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hR3)、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SBN-1)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不同放射敏感性食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1.具有放射抗拒性的食管癌细胞TE13R120的树立。TE13R120是TE13经反复γ射线照射(累积剂量120Gy)及逐步筛选后产生的。相差显微镜下及HE染色观察TE13及TE13R120的形态学差异;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验证TE13及TE13R120两种细胞的不同放射敏感性;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分析γ射线照射对两种不同放射敏感性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观察hR3、SBN-1单独和联合应用对TE13及TE13R120两种细胞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E13及TE13R120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用MTT法测定hR3、SBN-1及两药在间隔0h、6h、12h、24h各给药组对TE13及TE13R120的生长抑制情况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对TE13、TE13R12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对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食管癌细胞TE13经放射线反复照射至120Gy后放射敏感性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放射抗拒性的食管癌细胞TE13R120。1.1TE13及TE13R120形态学的差异:相差显微镜<WP=4>下可见正常生长的两种细胞呈单层、多边形贴壁生长。TE13细胞之间界限不够清楚,呈片状生长;而TE13R120细胞轮廓较清晰,形态不规则,呈梭形或纺锤形。HE染色可见TE13呈圆或椭圆形,胞浆丰富;TE13R120较TE13胞浆少,胞浆染色深。1.2TE13及TE13R120生长动力学差异:TE13R120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9.93h,长于亲代TE13(33.94h)。1.3TE13及TE13R120放射敏感性的差异:TE13的接种效率为38.17±7.65%,TE13R120的接种效率为47.67±5.84%。TE13及TE13R120的放射敏感性明显不同(D0值分别为1.29,2.31Gy,SF2值分别为0.50,0.63)。1.4两种细胞经4Gy放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自然状态下TE13 G0/G1、S、G2/M各期细胞百分数分别为57.89±11.56%、23.97±6.31%、18.14±5.25%,TE13R120 G0/G1、S、G2/M各期细胞百分数分别为71.77±6.54%、13.22±2.18%、15.12±4.54%。TE13增殖指数为42.11±11.56%,TE13R120增殖指数为28.35±6.72%。TE13及具有放射抗拒性的TE13R120在受到4Gy放射线照射后,两者出现不同的细胞周期分布改变,对放射线相对敏感的TE13在照射后12~24h出现了G1期阻滞,这种阻滞作用在12h时表现的最为明显,48h细胞周期恢复到自然状态。而TE13R120在受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不大,仅在受照射后出现了轻度的G2期阻滞,在24h时表现的最为明显。2.观察hR3、SBN-1单独及联合对不同放射敏感性食管癌细胞的作用。2.1经免疫组化染色,TE13及TE13R120细胞的EGFR表达均为阳性(TE13和TE13R120的EGFR表达均为+++)。2.2hR3、SBN-1单独、联合应用及间隔不同给药时间对TE13<WP=5>及TE13R1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R3、SBN-1及间隔不同给药时间组均对两种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给药组(hR3+SBN-1)对TE13和TE13R120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77.93±3.81%、86.09±4.35%,高于hR3单药组和SBN-1单药组。两药联合对TE13R120的增殖抑制作用高于TE13,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先给SBN-1间隔6、12、24h后给hR3各组抑制率高于先给hR3间隔6、12、24h后给SBN-1各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分析。hR3与SBN-1同时作用后12h,对TE13细胞产生明显的G1期阻滞(70.68±3.6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而对TE13R120可产生轻度的G1期阻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E13及TE13R120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凋亡率分别为5.20±0.92%、4.60±1.40%,给予4Gy剂量照射后12h,两种细胞的凋亡率有所增高,分别为5.30±0.55%、5.40±0.10%,hR3与SBN-1同时作用后12h,凋亡率为5.63±0.57%、4.93±0.25%,与对照组及照射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观察两种药物对凋亡的影响,我们检测了凋亡关键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由Table 4可见,TE13及TE13R120在正常生长情况下Bax表达相似,给予hR3和SBN-1共同作用12h后,Bax表达有所增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在两种细胞正常生长时都有较高表达,给予hR3和SBN-1共同作用12h后,其表达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食管癌细胞TE13经放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WP=6>性发生了变化,形成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TE13R120。2.放射线照射对TE13及TE13R12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明显不同。照射4Gy后12~24h,TE13出现明显的G1期阻滞,这种阻滞作用在照射后12h达高峰;TE13R120照射后各时相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高的放射抗拒性。3.hR3与SBN-1联合应用对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食管癌细胞产生了增殖抑制作用,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对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TE13R120更明显。4.hR3与SBN-1联合作用后12h使细胞周期发生了G1期阻滞;同时有可能通过促使TE13及TE13R120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常见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中医证型分布及DR分级与DN分期之间的联系,为预防、早期发现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常见微血管病变和延缓其进展提供一定的临床帮助。研究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眼科会诊的所有病人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入院第一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姓名、病历号、性别、年龄、病程、BMI)、理化指
利用CO2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物是综合利用CO2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CO2的化学惰性,此反应需要高活性催化剂。均相催化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但是存在回收再利用困难
一、我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快报统计,2006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共完成2452.32亿元,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1263.98亿元,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51.54%。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并有发病率上升趋势。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引起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过程无不包含黏附和分离(黏附解聚)
本论文研究了使用无人机对反潜巡逻机和声纳浮标通信进行干扰的方法,建立了无人机干扰数学模型、仿真模型,运用OPNET Modeler软件仿真了无人机圆周运动配置方式对声纳浮标接
目的:明确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对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分化(endo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的影响及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脐
目的:探讨CD8~+CIK细胞亚群表面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抗原识别受体(NKG2D抗原识别受体)在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的功能。方法:采用磁珠细胞分选(MACS)技术从培养1周的细胞因
棉花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受干旱、盐碱化影响尤为严重,限制了棉花的产量。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的迅速崛起,打破了常规杂交育种方式,显著的缩短了新品种培育的周期,成为
太阳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绿色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是目前最主要的太阳能利用形式。从能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来看,未来新能源电力将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基能源。因此,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山地光伏电站数量及规模庞大,因此,研究复杂山地光伏阵列布置及施工设计方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复杂山地光伏阵列布置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复杂山地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本文探讨线性等式约束规划问题的几何算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用点到线性流形的距离的几何特征,提出了求解目标函数的Hesse矩阵正定并带有线性等式约束的最优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