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花期及矮化调控处理的香雪兰植株花香成分变化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雪兰(Freesia hybrida)是鸢尾科香雪兰属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植物,它具有怡人的芳香,是切花、盆花及庭院装饰的理想花卉,也是重要的香料植物,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香雪兰为秋植球根花卉,冬春开花,夏季休眠。为打破香雪兰的休眠期,促使香雪兰提前开花,本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花期调控研究。同时,本实验室也进行了香雪兰矮化处理的研究。本文利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对红、黄两种香雪兰花香成分做出了初步分析,并对经过花期调控与矮化处理的香雪兰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获得如下结果:1.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香雪兰花香成分:红、黄两种香雪兰花朵中共分离出5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化合物有:烃类27种、酯类8种、醇类7种、酮类4种、醛类3种、含氮或硫化合物类化合物2种,其它化合物1种。其中,检测到红色香雪兰花香成分最多,在其40种花香成分中:烃类22种,占总含量的23.30%;酯类5种,占总含量的1.34%;醇类5种,占总含量的56.35%;酮类4种,占总含量的14.46%;醛类1种,占总含量的0.22%;含氮或硫化合物类化合物2种,占总含量的0.38%;其它化合物1种,占总含量的0.05%。黄色香雪兰的27种花香成分中:烃类13种,占总含量的17.87%;酯类6种,占总含量的0.15%;醇类3种,占总含量的80.83%;酮类2种,占总含量的0.08%;醛类3种,占总含量的0.11%。2.低温、赤霉素和乙烯利花期调控处理对红色香雪兰花香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了7种方法(化学药剂处理与低温处理)调控香雪兰花期(红色香雪兰),共分离出100种花香成分,主要化合物有:烃类50种,酯类19种,醇类8种,酮类8种,醛类2种,含氮或硫化合物8种,其它化合物5种。除低温单独作用和低温+赤霉素+乙烯利联合处理香雪兰种球,花香总数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处理都导致了花朵挥发成分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花期调控处理也使烃、酯、醇、酮等香雪兰主要花香成分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3.多效唑、矮壮素矮化处理对红色香雪兰花香成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了4种方法(化学药剂处理与低温处理)调控香雪兰花期(红色香雪兰),共分离出82种花香成分。主要化合物有:烃类40种,酯类17种,醇类8种,酮类7种,醛类2种,含氮或硫化合物2种,其它化合物6种。哆效唑单独作用的矮化处理对花香成分总数影响不显著,而哆效唑结合矮壮素处理导致花香成分总数降低。不同的矮化处理也使烃、酯、醇、酮等香雪兰主要花香成分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
其他文献
因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且酸碱中心及空位分布较为均匀,所以被广泛用于各类催化反应。但其特殊的表面特性,反应底物常常难以被其吸附于表面,导致其催化活性较低。